《老子》67_14_校笺_06_高明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天將建之,如以慈垣之’,甲本‘如’字写作‘女’,今本皆作‘天將救之,以慈衛之’。‘垣’与‘衛’义近,《释名·释宫室》:‘垣,援也。人可以依阻以為援衛也。’甲...
《老子》67_14_校笺_05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此二句疑本作‘天將以慈救之,以慈衛之’。盖王本捝上‘以慈’二字,道藏河上本等上‘以慈’二字讹為‘以善’,又误窜‘救之’下也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救,助也。’‘以慈救之’...
《老子》67_14_校笺_04_马叙伦
《老子》67_14_校笺_03_石田羊一郎
《老子》67_14_校笺_02_彭耜
《老子》67_14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前句,后句“如”省作“女”,或假作“女”【上古“如”、“女(汝)”二字皆为日母、鱼部】,“慈”省作“兹”或假为“兹”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正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...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7_张扬明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6_薛蕙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5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夫慈,以戰則勝,以守則固”。“慈”是三宝之首,老子在这里讲的是行“慈”在用兵方面的社会效果,强调守“慈”,戰則勝,守則固,可见守“慈”的重要意义。《孙子兵...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4_高明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均作‘以戰則勝’,彼此用字虽不同,而意义无别。‘戰’与‘陳’、‘陣’,‘勝’与‘正’,古读音相同,义亦相近,可互为假用。‘以陳則正’即‘以戰則勝’,甲、乙本用...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3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马说是。八十章‘虽有甲兵,无所陳之’。‘陳’字文谊,并与此同,亦其例也。‘戰’当改‘陳’。《道德真经集註》引王弼注:‘相慜而不避於难,故正也。’据此,则王‘勝’作‘正’...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2_高亨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夫慈,以陳則正’,范同此。各本作‘以戰則勝’,卷子成疏作‘以陳則勝’,旁改‘陳’为‘陣’。馆本作‘以陣則政’。譣弼注上文‘一曰慈’曰:‘夫慈以陳則勝。’是王作‘以陳則...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0_王先慎
王先慎云:“傅本‘勝’作‘正’。按:王注:‘相慜而不避於难,故勝也;’是晋时本作‘勝’,傅本误。‘於’当作‘以’。‘慈’字逗,《老子》‘慈’上有‘夫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9_张煦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8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慈以戰則勝’,《韩非子·解老》作‘慈於戰則勝’。‘陳’,依义当作‘敶’字。”水海按:譣今存王弼注云:“夫慈以陳則勝,以守則固,故能勇也;”又注:“相慜而不...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7_武内义雄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6_罗振玉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5_焦竑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4_范应元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3_彭耜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2_陆德明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1_校勘
此三语,帛书甲本作“夫兹,□□則勝,以守則固”,“兹”为“慈”之假,“則勝(今简作胜)”前损掩“以戰(今简作战)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作“夫兹,以單則朕,以守則固”。...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9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勇者必以慈为本,廣者必以儉为本,先者必以後为本。今俗君舍弃其本,但务其末,是灭亡之道也。”水海按:此三“舍···且···”,言若舍弃慈爱、节儉、谦卑处後这三寶,而专...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8_唐玄宗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則必死矣”。严遵本则近于此经文。作“死矣”者,为传写者误脱耳。傅奕本作“是謂入死門”,与帛书甲本相差甚远。可能傅本为项羽妾墓本原文。不过,作“則必死矣”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