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63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6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6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‘敢’作‘能’。卷子成疏夺‘不敢’以下十一字。伦谓俞先生说是。弼注曰:‘然后乃能立成器為天下利,為物之長也。’河上注曰:‘成器长,谓得道人也。我能為〔得〕道人之...
02712
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5_顾广圻

<p>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5_顾广圻</p>-齐物书舍
顾广圻云:“傅本及今《德经》皆无‘為’字,‘事’皆作‘器’,《经典释文》作‘器’。按:《韩非子》自作‘事’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4_俞樾

<p>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4_俞樾</p>-齐物书舍
俞樾云:“‘不敢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長’按:《韩非子·解老》作‘不敢為天下先,故能為成事長’。‘事’、‘器’异文,或相传之本异,或彼涉上文‘事无不事’句而误,皆不可知。至‘故能’下有...
04012
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不敢為天下先,故能為成器长’,‘長’,上声。古本。”
0356
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故能成器長’,司马‘能’下有‘為’字,陈‘成’下有‘其’字。”
03611
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如此,乙本“事”作“器”,其他文字同此。今从甲本。敦煌壬本前句同此,后句“能”下有“為民”二字,作“故能為民成器長”。潘静观本、陈象古本、李道纯本前句同此,后句作“...
03312

《老子》67_07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67_07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儉’约也。儉约,故能不暴殄天物,而使天下不尚奢侈,家给人足,可谓廣矣。”
04415

《老子》67_07_校笺_02_韩非子

<p>《老子》67_07_校笺_02_韩非子</p>-齐物书舍
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“智士儉用其财则家富,圣人爱寳其神则精盛,人君重戰其卒则民众,民众则国廣,是以举之曰:‘儉,故能廣。’”王弼注云:“节儉爱费,天下不匮,故能廣也。”水海按:“廣...
04410

《老子》67_07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7_07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语,帛书甲本作“□,故能廣”,损掩“儉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作“檢,敢能廣”,“儉”借作“檢”,“故”假借作“敢”(上古二字皆为見母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今从《乙...
0407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10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10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老子谈战,谈用兵,其目的与方法不外‘慈’之一字。人君用兵之目的,在于爱民,在于维护和平,在于防御他国之侵略;其方法在以此爱民之心感化士兵,务使人人互有慈爱之心,入則...
0336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9_许啸天

<p>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9_许啸天</p>-齐物书舍
许啸天云:“女子是柔弱的,但她做慈母时,為保护儿女,便十分勇敢起来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8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8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慈’,爱也。夫慈爱,故能勇于行道,使亲安君尊,而天下人无弃人,物无弃物也。”
03711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7_王弼

<p>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7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夫慈,以陈則勝,以守則固,故能勇也。”
0567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6_河上公

<p>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6_河上公</p>-齐物书舍
河上公注云:“以慈仁,故能勇于忠孝也。”
0369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5_韩非子

<p>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5_韩非子</p>-齐物书舍
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“爱子者慈于子,重生者慈于身,贵功者慈于事。慈母之于弱子也,务致其福,务致其福则事除其祸,事除其祸则思虑孰,思虑孰则得事理,得事理则必成功,必成功则其行之也不疑...
0395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4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4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顾、彭、傅、范、高、赵、楼正诸本均有‘夫’字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及《群书治要》引均作‘慈,故能勇”。
04814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3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3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无‘夫’字。臧疏有‘夫’字,无‘能’字。”
0239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2_焦竑

<p>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2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慈,故能勇’,古本上有‘夫’字。”
0496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语,帛书甲本全损,帛书乙本“慈”假作“兹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作“慈”,其他文字全同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本。严遵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林希逸本、释德清本、薛蕙本、张之象本及《韩...
04014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8_宋常星

<p>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8_宋常星</p>-齐物书舍
宋常星云:“太上之慈,视天下如一家,视万民如一身,天下共入于陶成之内,万物咸遂其生成之泽,是慈之量也。太上之儉,以无為而节天下之有為,以无欲而化天下之有欲,天下归于儉,则奢侈之风不...
0247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7_吕惠卿

<p>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7_吕惠卿</p>-齐物书舍
吕惠卿云:“我有三寳,保而持之。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此皆特人之所难持者也。何哉?人不能无我而不事,故勇而不能慈,广而不能俭,先而不能后,则无我不争,乃其所以能保此三實...
0346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6_成玄英

<p>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6_成玄英</p>-齐物书舍
成玄英疏云:“‘一曰慈’,慈念苍生,拔苦与乐,此寳道也。‘二曰儉’,少欲知足,守分不贪,此经寶也。‘三曰不敢為天下先’,谦伪柔弱,先物后己,退身度入,此师寳也。”
02615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5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5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此列三寳之数也。体仁博施,爱育群生,慈也。节用厚人,不耗于物,儉也。為事始和而不唱,不敢為天下先也。”
0306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4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4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有“敢”字,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即有“敢”字。有“敢”义较胜。又,“慈”指“慈爱”(河上公注)。儉,指节儉言,吴澄释为“节约而不侈肆”。“不敢先”,吴澄谓“谦让...
0316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3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3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《文中子·中说·魏相篇》仇璋说‘三有’曰:‘有慈,有儉,有不為天下先’;实即本此,亦无‘敢’字。”
02812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2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2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‘慈’作‘茲’。下‘慈故’并同。卷子成疏夺‘二曰儉’三字,无‘敢’字。白、赵同此(指傅本)。”
0306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一曰兹,二曰檢,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”,“兹”为“慈”之省写或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之部),“檢”為“儉”之借;“檢”、“儉”,皆从“僉”声(见《说文》),故可假借(上...
0346
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13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13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各本皆夺“恒”字,今应从帛书本补。又,“保”、“寳”二字上古音同(皆为帮纽幽部)互通,然作“寳”,比“保”义胜,《老子》原本应作“寳”。又,“三寳”之“寳”,指“道”,亦可...
04915
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12_古棣

<p>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12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‘吾’字,各本作‘我’,唯傅奕本、范应元本作‘吾’。按:应作‘吾’。上古‘吾’用于主位,‘我’多用于受位。”水海按:《老子》此处作“我”为是。在上古汉语里“我”可以用作主...
05215
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11_劳健

<p>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11_劳健</p>-齐物书舍
劳健云:“按:‘寳’、‘保’二字,古文近同,互通,二‘寳’字为韵,‘寳’字宜在下。”
08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