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質真若渝’,‘渝’,羊朱反,变改也。傅奕《音义》云:‘古本作輸,《广雅》曰:輸,愚也。或作揄,董遇作摇。’今从王弼作‘渝’。”又云:“‘渝’,古本作‘輸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6_校笺_06_宋徽宗
《老子》11_03_校笺_07_纪昀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15_王安石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2_彭耜
《老子》64_08_校笺_03_焦竑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18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纍”(lèi卢对切),上古来母微部【luai】,同“累”,疲劳、疲惫、懈怠之义。郑玄注《礼记·玉藻》“纍纍”谓:“羸惫貌。”作“儽”(lèi卢对切),上古来母微部【...
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5_蒋锡昌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02_虞世南
虞世南注云:“河作‘人之所教,亦我義教之’。”按:道藏河上公本、宋刊河上公本作“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”,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作“人之所教,我亦兼教之”,皆与虞氏...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无“者”字。帛书乙本作“故善人,善人之師”,则为《老子》故本。河上公本于“故善人”(与下文“不善人”)后有“者”字,说明汉时作注者已增“者”字,王弼本、傅奕本...
《老子》11_01_校笺_09_冯达甫
《老子》57_05_校笺_04_张煦
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作“鎮之以无名之樸”為是,帛书本出土,即证高亨之说甚确。然下句不作“夫亦將无欲”,而作“夫將不辱”。以帛书甲本、乙本重文验之,则甲本為“夫將不=辱=以情”,乙本為“夫將不=辱=...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09_高亨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15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‘窪’,下也。谦卑逊让,退己处下,不與物竞,而故隐行。‘盈’,满也。此一句忘高。‘弊’,辱也。能交鄙恶,弊辱而不贪荣宠,即其德日新。此又忘荣辱也。”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全损,帛书乙本作“及亓有事也,□□足以取天□□”,“足以”前损掩“又不”二字,“取天”后损掩“下矣”两字,今据傅奕本校补。傅奕本无前句的“也”字,作“及其有事,又不...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惵惵’,李:图协切。陆、王弼作‘歙歙’,许及切。一本作‘惵惵’。河上作‘惔’,简文作‘怵’。司马下有‘焉’字。‘歙歙’固无义,‘惵惵’亦无理。愚意‘惵惵’,当作‘惵惵’...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不□□□,□民不”,损掩“見可欲”和“使”四字,“”為“亂”之省文;帛书乙本同此,唯“亂”省作“”,《乙本释文》径直作“亂”(简化为“乱”)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。...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故能長生”是。下文“不以其无私與?故能成其私”,以之为例,则此处应作“長生”,不应作“長久”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说天地長生久寿,以喻教人也。天地所以独長且...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9_奚侗
奚侗云:“‘衣養’,猶云覆育。有覆育萬物之功,而不為之主,是自处卑下也,故云‘可名於小’。此二句(指‘衣養萬物而不為主’和‘可名於小’)与下二句相偶。各本‘可名於小’句上,误赘‘常...
《老子》14_12_校笺_06_奚侗
《老子》62_09_校笺_03_张松如
《老子》72_04_校笺_12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自知者,蕴于中而不以知显于外,藏于己而不以知炫于人。虽潜德之光,亦有时而不容掩,然必自然之見,非自見也。自愛者,视身为重,而愈以谦退自处,保命为切,而愈以下人为心。虽道...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6_毕沅
《老子》08_音韵_03_马叙伦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8_柳存仁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成疏曰:‘政,谓名教法律也;治,辑理也。’是成亦作‘以政治國’。各本及《尹文子·圣人篇》引作‘正’,是;‘正’与‘奇’对文。‘治’,臧疏作‘理’,盖避唐高宗讳改也。柰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