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15_吴澄
吴澄云:“安者,静之时也。静继以動,则徐徐而生矣。安谓定静,生谓活動。盖惟濁故清,惟静故動。以是推之,则曠者不盈而盈,敦者不器而器,涣者不凝而凝,儼者不為主而主,猶豫者不為先而先,...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无“者”字;帛书乙本作“葆此道□□欲盈”,损掩“者不”二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。高明校本漏脱“者”字。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傅奕...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2_彭耜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3_毕沅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庄本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‘保’作‘復’。汪本引同此(即傅奕本作‘保’)。《文子·守弱篇》引作‘服’。伦谓‘保’、‘復’、‘服’之幽二类通假也,正当作‘艮’,《说文》:‘...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5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保’、‘復’、‘服’三字同為脣音,虽可通假,然应从庄本《淮南子》作‘復’。《说文》:‘復,往来也。’段注:‘《辵部》曰:返,还也。还,復也。皆训往而仍来。’是‘復’與...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“葆”,通“保”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“葆,假借為保。”此二字上古皆为帮纽幽部,為同音假借。当从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作“保”。“保”,有守、持之义。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...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7_成玄英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夫唯不欲□□以能□□□成”,“欲”后损掩“盈是”二字,“能”后损掩“敝而不”三字;乙本脱“夫唯不欲盈”一句,下句作“是以能警而不成”,“敝”假作“”(二字上古皆...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2_陆德明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故能敝’,陆、王弼作‘蔽’,必世切。纂微、苏‘敝’并作‘弊’。五注、叶并作‘是以能敝’;清源同上,无‘能’字。司马作‘是以能弊復成’。黄‘敝’作‘蔽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故能敝不新成’,‘故’一作‘是以’,一作‘是以能敝復成’。‘敝’,缺者。至人之所贵新成者,世俗之所贵,惟不欲盈,故能守其敝缺,而不愿為新成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5_焦竑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6_毕沅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7_纪昀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8_严可均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9_王昶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0_洪颐煊
洪颐煊云:“‘故能蔽不新成’,按:‘蔽’字與‘新’对言之,‘蔽’即‘敝’字。下文‘弊則新’,《释文》作‘蔽’。《论语·子罕》‘衣敝缊袍’,《释文》‘弊本作敝’;《庄子·逍遥游篇》‘...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1_俞樾
俞樾云:“王本作‘蔽’,乃‘敝’之假字。唐景龙碑作‘弊’,亦‘敝’之假字。《永乐大典》正作‘敝’。‘不新成’三字,景龙碑作‘復成’二字。然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《老子》曰:‘服此道者...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2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俞说是。二十二章云:‘敝則新。’‘敝’、‘新’并文,此‘蔽’当作‘敝’之证。又《文子·十(九)守篇》曰:‘是以蔽不新成。’《上仁篇》曰:‘不敢积藏者,自损弊不敢坚也。不...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3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按:疑当作‘故能蔽而新成’。‘蔽’者,‘敝’之借字。‘不’者,‘而’之误字也。‘敝’與‘新’对。‘能敝而新成’者,即二十二章所云‘敝則新’,与上文‘能濁而清,能安而生’...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4_张煦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磻本下句作‘故能弊不新成’,唐写卷子残本同。宋河上、臧疏、易州、寇、赵、张之象及《文子·守弱篇》引‘惟’皆作‘唯’。‘是以’,各本并作‘故’,易州无,潘及《文子·守...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6_高亨
高亨云:“易说是也。篆文‘不’作m,‘而’作而,形近故讹。《墨子·兼爱下》‘不鼓而退也’。‘而’乃‘不’字之讹,可以互证。《周易·谦彖》:‘天道亏盈而益谦。地道变盈而流谦。鬼神害盈...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7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王夫之《老子衍》读作‘故能敝,不新,成’。解曰:‘久矣,其弃故喜新而不能成也。这里是说,今反其义,不弃故,不喜新,故能成也。但揆以‘敝則新’之理,似仍不及‘能敝復成’义...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‘蔽’当读如字,即上文‘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’之谊。王注:‘蔽,覆盖也。’河上注:‘蔽者,匿光荣也。’解并得之。‘新成’谊与六十四章‘幾成’相近,猶云暴成,或早成也。...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钱大昕曰:‘故能蔽不新成,石本作能弊復成,远胜他本。’是也。傅本作‘是以能敝而不成’,脱一‘新’字,與老子义相反。易说以‘敝則新’,证此文当作‘故能蔽而新成’,其说...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20_水海
水海按:“夫唯···是以···”,古汉语固定格式,由连词性结构“夫唯”和连词“是以”组成。整个格式表示因果关系。“夫唯”(夫惟)用于前一个分句,引出原因来,并表示其唯一性;“是以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