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74_音韵_03_水海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5_毕沅
《老子》48_01_校笺_02_范应元
《老子》06_音韵_07_水海
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6_唐玄宗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3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河上本‘或載’作‘或接’。夫接者,连续也。隳,废敗也。连接续谓之成,废敗谓之壤。此明安危不定。故《庄子》云:‘其成也,毁也。’举此‘八法’者不定,以表万物无常,故治国...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6_严可均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应有“則恒无欲也”一句。本篇是论“道”的特性、功能的,所以上句言“萬物歸焉而弗為主”,此句自然以“則”(通行本作“故”,“則”猶“故”,申事之词也,详见《古书虚...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4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此句自文谊求之,应属上章,乃‘絶聖棄智,····絶仁棄義,··絶巧棄利’一段文字之总结也。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谓唐张君相《三十家老子注》以‘絶學无憂’一句,附‘絶聖...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6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胡适曰:‘王弼注曰:以无名説万物始也。《释文》出説字曰:一云悦。似王本閲作説。’锡昌按:《释文》所出‘説’字,系王注以‘无名説万物始也’之‘説’,实为‘閲’字之误。(宋...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6_河上公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進道若退’,御注‘退’作‘逻’。傅奕、彭耜、林希逸、赵孟頫此句在‘夷道若類’句下。‘類’字,《释文》、河上、敦煌、景福、柰卷、顾欢并同,傅、范本作‘纇’。按:纇、類古...
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3_彭耜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2_陆德明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恬淡為上,勝而不美’,古本作‘以恬澹為上,故不美也’。”水海按:焦氏本经文作“恬澹為上,勝而不美”,并注云:“‘恬澹’,安静也;‘美’,即佳也。”但在《考异》时,谓為“...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3_魏稼孙
魏稼孙云:“‘樂推而不厭’,此句‘厭’字及后‘无厭其所生,夫唯不厭’,御注作‘默’。前‘厭饮食,是以不厭’,御注作‘猒’。”水海按“默”同“猒”。《龙龛手镜·犬部》云:“默”,同“...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04_严可均
《老子》22_05_校笺_03_马叙伦
《老子》22_11_校笺_12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誠全歸之’,謂為事业如有所受,受而委曲圆成之,全而歸之于授者。此义即功成身退,不為主、不自示、不自显、不自伐、无矜、不争,皆為之而无以為之道。”
《老子》42_07_校笺_05_朱谦之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只残留“巧如拙”三字,余尽损掩。今从甲本。罗卷本“直”形误作“真”,两“如”字作“若”,“詘”作“屈”,谓“大真若屈,大巧若拙”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...
《老子》26_述评
《老子》50_01_校笺_04_梁启雄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2_彭耜
《老子》54_音韵_06_邓廷桢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1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阴阳运行,功成者退,天之道也。人当效天,故自古及今,功成名遂而身不退者,祸每及之。老子之言,万世龟鉴,如张子房者,乃合天之道也。苏曰:‘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,四时之运,功...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9_刘韶军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09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‘故曰:禍兮福之所倚,以成其功也。··故曰:福兮禍之所伏。’玩上下文义,‘以成其功也’五字实为《韩非子》补足《老子》之语,非《老子》原文也。刘说...
《老子》38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上禮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攘臂而乃之”,损掩“為之而莫之應也,則”八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“乃”為“扔”之假借(“乃”,上古泥母之部;“扔”,日母蒸部。据章太炎“...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