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44_02_校笺_04_王弼
《老子》77_07_校笺_09_唐太宗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室町本有‘者’字。按《老子》书中‘徹’、‘轍’二字,字义不同。七十九章‘无德司徹’,用‘徹’字。此章‘善行无轍迹’,用‘轍’字。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卷五引古《老子》,‘徹...
《老子》01_03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如此,今从帛书本。其他诸本第一处“萬物”作“天地”。各本无“也”字(下句同)。“之”字(包括下句“之”字),景龙本、御注本、遂州本、敦煌甲本、(唐)李荣本皆无,...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6_薛蕙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同此(傅奕作‘故物无棄物’),各本无‘故’下‘物’字。罗卷‘故’字处残,不审仍作‘而’字否?馆本、易州‘故’作‘而’,无‘而’后‘物’字。”又云:“按:陆于此下至章末...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作“夫唯居”,此“居”前误脱一“弗”字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帛书乙本。道藏河上公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(唐)李荣本、强思齐...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4_严可均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9_冯达甫
冯达甫云:“本章之谷,为下丹田,为气海,是胎息的产地。神,是人体内在三宝精、气、神的代称,它主导精气,是人体一切活动的概括。谷神,指气海中的元神,亦称元气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‘...
《老子》31_13_校笺_01_校勘
此两语,帛书甲本同。乙本作“□朕而以喪禮處之”,句首损掩“戰(简作战)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;“朕”為“勝(今简作胜)”之假(“朕”為侵部,“勝(简作胜)”為蒸部,侵部【m】、蒸...
《老子》32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天地相谷,以俞甘洛”,“合”字作“谷(jué)”(《甲本释文》和高明《帛书老子校注》引误为“谷”),“洛”为“露”之假(上古二字皆为来纽铎部,为同音假借),《甲本...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07_俞樾
俞樾云:“‘天門開闔,能无雌’,义不可通。盖涉上下文诸句而误。王弼注云:‘言天門開闔,能為雌乎,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。’是王弼本正作‘能為雌’也。河上公注云:‘治身当如雌牝,安静柔弱...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12_俞樾
俞樾云:“‘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,益生曰祥,心使氣曰强。’按此下本有‘是故用其光,复归其明’二句,后人因已见于五十二章而删去之耳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《老子》曰:‘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...
《老子》11_06_校笺_08_王弼
《老子》57_06_校笺_03_彭耜
《老子》12_音韵_03_吴棫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5_纪昀
《老子》14_12_校笺_04_严可均
《老子》36_音韵_07_古棣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引成疏经文:‘儼若客。’是成作‘儼若客’。强本嚴遵注:‘常如儼客,不為主人。’是嚴遵作‘客’。王本‘容’字与‘客’形近而误。‘客’與‘釋’、‘樸’、‘谷’、‘濁’為...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夫皆得亓欲,□□□□□為下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為“夫皆得其欲,故大邦者宜為下”。帛书乙本作“夫□□其欲,則大者宜為下”。损掩“皆得”二字,据甲本校补。今前句从甲本...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夫物’,《释文》作‘凡物’,则王本作‘凡物’,当据改正。‘夫’、‘凡’、‘萬’三字,均为脣音,可以相假;《庄子》作‘萬’,乃用正字。‘凡物’即上文‘萬物並作’之‘萬物...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10_王雱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天下皆謂吾大,似不肖’。卷子、馆本、成疏‘謂’作‘以’。··馆本、易州无‘似’字,下同。柰卷‘似’下误多‘倾’字。‘肖’字诸家同,卷子成疏作‘笑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11_劳健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0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当作‘侯王无以貞,將恐蹶’。‘貞’,误為‘貴’。后人见下文‘貴以贱為本,高以下為基’二句,以为承上文而言,妄于‘貴’下又加‘高’字,遂致踵讹袭谬,而义理不可通矣。”
《老子》70_06_校笺_02_陆德明
《老子》22_03_校笺_07_吴澄
《老子》42_06_校笺_02_陆德明
《老子》77_09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□見賢也”,损掩“若此其不欲”五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其他诸本无“若此”二字。严遵本无“其”字,无“也”字,作“不欲見賢”。顾欢本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