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73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11_高明

<p>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11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世传本均作‘道者萬物之奥’,甲、乙本同作‘道者萬物之注’。河上公注:‘奥,藏也。道为萬物之藏,无所不容也。’王弼注:‘奥犹暖也,可得庇荫之辞。’‘奥’为室之西南隅,乃幽隐...
03310
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12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12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高说是。谓“奥”为“暖”、“暖”、“藏”等皆不妥。“奥”,犹“主”也。“注”乃为“主”之假借(二字上古皆为章纽侯部),故“奥”、“注”义可通。据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卷四出“奥...
08712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“葆”作“葆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为“寶(简作宝)”。按:《说文》无“葆”字,而有“葆(bǎo)”字,疑“葆”即“葆”之异体字,“葆”有“寶”义,“葆”通‘寶’,《史记·...
0478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善人之寳’,司马、程‘寳’上有‘所’字。”
05514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3_张煦

<p>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3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‘善人之所寳’,吕等无‘所’字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4_毕沅

<p>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4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《谷神子》引‘保’上有‘不’字。”
0397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5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5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不善人之所不保’,各本作‘所保’。”
0529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6_武内义雄

<p>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6_武内义雄</p>-齐物书舍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景、遂三本作‘所不保’,‘不’字恐衍。”
05813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7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7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‘善人之所寳’,各本无‘所’字,柰卷及《治要》引句下有‘也’字。‘不善人之所保’,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之’字,‘保’上有‘不’字。《尹文子·大道篇》引‘保’作‘寳’。伦谓...
04810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8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8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‘善,人之寳;不善,人之所不保。’按:此文当以‘善’、‘不善’断句,道既含有萬物庇荫之义,则‘善’、‘不善’均在奥中。惟人则不能无所选择,善为人之寳,故‘寳而持之’,持...
0409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9_高明

<p>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9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善人之也葆’,‘葆’字今本作‘寳’(引者按:或‘實’)。‘葆’从玉,葆省声,乃‘寳’字别构。‘葆’、‘寶’通用,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‘珍寶’,《项羽本纪》...
05112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10_徐仁甫

<p>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10_徐仁甫</p>-齐物书舍
徐仁甫云:“‘不善人之所保’,按:‘所’犹‘被’也。道是善人之寶,不善人则为道所保。‘不善人之所保’,谓不善人之被保也。下文曰:‘人之不善,何弃之有?’不弃不道之人,则不善之人为道...
0449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11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11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后句“保”前当无“不”字。马叙伦、高明说是。朱谦之说非是。此二语是继续申说“道”的功用的,其主词仍为“道”。若以“善,人之宝;不善,人之所不保”断句,则“善”、“不善”分别...
02610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如此。今从帛书本。其他诸本“賀(简作贺)”皆作“加”,《甲、乙本释文》、复旦本、高明本、沙少海本、许抗生本等今人本皆依他本校改“賀”为“加”,实为误校。按:作...
0476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尊行’,‘行’,下孟反。”水海按:“下孟反”同《广韵》“下更切”,上古为匣纽阳部,音【xean】,今音即 xìng。
0477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3_彭耜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3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可以市’,李句‘美言者人忧之如市贾售物’。‘尊行可以加於人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於’字。”
0279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美言可以於市,尊行可以加於人’,‘於市’字上疑脱一字。‘市’,交易之所。‘加’,益也。美而言之,则可以和於市;尊而行之,则可以益於人。”
0317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5_奚侗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5_奚侗</p>-齐物书舍
奚侗云:“各本捝下‘美’字,而断‘美言可以市’为句,‘尊行可以加人’为句,大谬。兹以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引订正。二句,盖偶语亦韵语也。‘市’字当训取,《国语·齐语》:‘市贱鬻...
010515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6_俞樾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6_俞樾</p>-齐物书舍
俞樾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引此文,并作‘美言可以市尊,美行可以加人’,是今本脱下‘美’字是也。惟《人间训》引君子曰。王念孙云:‘君子本作老子,此浅学人改之也。’今《老...
04911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7_张舜徽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7_张舜徽</p>-齐物书舍
张舜徽云:“奚说是也。今据《淮南子》所引写正。然考之帛书甲、乙本,‘行’字上均无‘美’字,知传写误夺甚早。”
05614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8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8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俞说是也。六朝残卷、馆本、磻溪作‘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’,各本并作‘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’。譣弼注曰:‘故曰:美言可以市也。尊行之,则千里之外应之,故曰:可以加...
05414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9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9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此文以‘美言’与‘美行’对文,又‘尊’、‘人’二字,‘尊’文部,‘人’真部,此文、真通韵,宜从《淮南子》。”水海按:朱氏从俞、奚之说,而将景龙碑经文断作“美言可以市尊,...
0458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10_高明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10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今同帛书甲、乙本校勘,甲、乙本均作‘美言可以市,尊行可以贺人’;尤其是甲本,在‘美言可以市’之后,而有一逗。说明自古以来即如此断句,王弼等今本既无也无误;而俞、奚之说非是...
05115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11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11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俞樾、奚侗、马叙伦等人其说非是。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美言可以市,尊行可以贺人”,“尊”和“行”之间当无“美”字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的作者因前句有“美言”,误解后句必有...
0539
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人之不善也,何棄□有”,前句有一“也”字,后句损掩一“之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作“人之不善,何□□□”,后句损掩“棄之有”三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...
03815
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2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2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何’作‘奚’。”
03510
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3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3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顾本成疏‘奚,何也;’《意林》诸本引并作‘何’。”水海按:成玄英本“何”作“奚”。
04310
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4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4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奚”、“何”古通用,皆为疑问代词,用在一种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中,即“何(奚)···之有”中。在这个句式中,疑问代词“何(奚)”作后面名词的定语,“何(奚)+名词”,作动词...
04613
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5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5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此喻说也。言不善之人,亦在教之而已。人言行不善,何棄遗之有乎?当导之以善道,冀从化而悛恶,不可棄之而不化,故云:何棄之有?”
02512
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6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6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此言不善人化于道,亦能改过迁善,可知人无棄人,故道为不善人之所保也。”
027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