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55页

《老子》55_06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道德真经集注》云:‘弼本嗄作噫;’又引弼曰:‘无争欲之心,故終日出声而不噫也;’是弼本‘嗄’作‘噫’。《释文》出‘不嗄’二字,云:‘一迈反,气逆也,又于介反,而声...
0559

《老子》57_07_校笺_08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按:‘法物’,乙本为‘□物’,河上公本与严遵《道德指归》作‘法物’;傅奕本、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皆作‘法令’。这里的‘法物’或即指法令之类的东西。”
0489
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作“萬物歸焉而弗為主,可名于大”。先说作“歸焉”而不作“歸之”。如上所述“焉”是兼词,相当於“於之”。“於”,介词;“之”,代词,代“道”。“萬物歸焉”,就是...
0389
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1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唐写卷子残本、易州作‘辱為下’;寇、张嗣成、潘作‘寵為上,辱為下’;吴作‘辱為下’;磻溪及《文选·在怀县作诗》注引作‘寵為下’;《世说新语·栖逸篇》注引作‘寵辱若驚,得...
0329
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18_任法融

任法融云:“利欲的美色,动聽的音乐,爽口的厚味、香鼻的肴馔,不過只能引人注其耳目,快利口鼻。··唯有纯粹、素朴、清静、无为的自然之道,虽淡而无味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但它的功能及作...
0409

《老子》59_04_校笺_03_王先慎

王先慎云:“‘克’,河上公作‘剋’,下同。”水海按:顾本河上公注云:“克,胜也;積德于已則无不胜也;”又云:“无不克胜,則莫知己德之穷極也。”是知顾本河上公注文本作二“克”字,非作...
0559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24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起於未然之时,谓之將欲;定於已然之事,谓之必固。此非圣人將欲也,亦非大道將欲也,气数之升沉,自当如此矣。將欲之机,虽不可知,必固之事,虽不可見;发之於外,用之於事,未有...
0349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作‘忽恍’,吕等作‘惚恍’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2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邦’是故书,作‘國’乃避汉高祖刘邦讳而改。帛书脱‘之’字。无‘之’字,句子不完整,不合语法,非《老子》之旧。‘示人’,各本皆如此;唯帛书本、想尔本作‘視人’。按:‘示’...
0479
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09_高亨

高亨云:“马说是也。趥亦徐行也。《礼记·檀弓》:‘君子盖猶猶尔。’郑注:‘猶猶,疾舒之中。’《荀子·哀公篇》:‘猶然如将可及者。’杨注:‘猶然,舒迟之貌。’皆以‘猶’為‘趥’之例。...
0349

《老子》61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,帛书乙本作“故或下□□,□下而取”,损掩前句“以取”和后句“或”三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甲本。傅奕本、吴澄本、李道纯本、林志坚本、危大有本皆无“故”字,作...
0269
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易州、臧疏无‘兮其’二字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‘曠’作‘廣’,此句在‘混兮’句下,易州亦在‘混兮’句下。按:‘曠’当作‘廣’,《说文》:‘廣,殿之大屋也。’”
0529

《老子》63_今译

以“无为”去作为,以“无事”去做事,以恬淡当做欲望。大的东西是生于小的东西,多的事情是起于少的事情,报偿怨恨是因为得到了恩德。图谋困难之事,应当在它容易之处下手;实施巨大的事,应该...
0519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河上作‘親之譽之’。”
0479
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國家昏亂,有忠臣’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此句同。范本‘有貞臣焉’引王本‘貞’字同。皆川愿本‘忠臣’作‘忠信’,与上‘孝慈’对文。又‘昏’字,宋刊河上本、赵孟頫本、楼正...
0359

《老子》80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觌邦相璧,鷄狗之聲相聞”,前句“鄰”借作“”,“望”误作“整”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甲本中‘璧’字,或以为‘望’,或以为‘堅’。按‘望’上当从‘’,‘堅’下当...
0549

《老子》81_02_校笺_02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辛本‘知’作‘智’。”
0439
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10_于思泊

于思泊云:“‘肖’、‘笑’字通,‘久’、‘救’音近。是謂‘若肖,久其小’。‘小’与‘細’同义,较景龙只夺‘矣’字耳。”
0519

《老子》67_10_校笺_04_唐玄宗

唐玄宗注:“舍儉且廣,廣则伤财。”
0369

《老子》20_音韵_06_徐梵澄

徐梵澄云:“‘我獨遺’,與上‘歸’字为韵。较通行本五字句‘而我獨若遺’稍胜。古本无‘而’字,为四字句,稍逊。义无变,所微变者节律,治古诗者於此微细处能辨之。”
0279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惚兮怳兮,其中有象’,一‘其’字上无‘兮’字;一无‘其’字,句末有‘兮’字。”
0299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其請甚真,其中□□”,损掩“有信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两处“其”字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為“其”。今從《乙本释文》。王羲之本“其請”作“有精”,谓...
0439

《老子》24_音韵_05_水海

水海按:“炊者不立,自視者不章,自見者不明,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長。其在道也曰,粽食、赘行。”章【tǐan】、明【mian】,阳部;功【kon】,东部;阳部【an】和东部【on】主要元音相近,韵...
0549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11_高明

高明云:“世传本此段经文可分成两种句型,如王弼、河上诸本均作‘以其求生之厚’;而傅奕本作‘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’,景龙碑、敦煌辛诸本作‘以其生生之厚’。‘求生’与‘生生’语义不同。易...
0389
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10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赵‘閉’作‘閇’。‘鍵’,张之象同,林作‘揵’,各本作‘楗’。‘而’,陈象古作‘故’,下同。”水海按:今譣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赵松雪书《道德经》“閉”作“閇”。
0439
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8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初学记》卷十八引作‘善人,不善人之師’。”
0489

《老子》49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德信矣’,篡微、苏、曹并无‘矣’字。司马、五注、达真‘德’并作‘得’。”
0479
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亭之,毒之’,河上本作‘成之,熟之’,古本多与河上本同。按:‘亭’,当读为‘成’。‘毒’,当读为‘熟’。皆音同通用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29_08_校笺_0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引作‘故君子去泰、去甚’。‘甚’字河上注谓‘贪淫声色’,是也。《说文》‘甚,尤安樂也,从甘从匹。匹,耦也。’朱骏声曰:‘按甘者饮食,匹者男女,人之...
0539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其事好’,‘好’,呼报反。‘還’,音旋。”
010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