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呵其若客”,“嚴”字损掩,“兮”时译作“呵”;乙本作“嚴呵亓若客”,“兮”时译作“呵”,“其”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河上公本、景福本、王贞本、司马光本、...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儼’,鱼检反。”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儼若容’,纂微、曹、达真‘容’并作‘客’。司马作‘儼兮其若客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儼兮其若容’,古本。‘容’一作‘客’非也。谓貌重而若正颜容也。苏曰:‘无所不钦,未尝惰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客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容’。‘儼’,矜庄貌。‘儼若客’,不敢僭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6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儼兮其若客’。王弼作‘儼兮其若容’,非是。‘客’與‘釋’、‘樸’等字為韵也。《论语》‘居不客’,陆德明曰:‘本或作容。’其误與此同。”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、林‘客’作‘容’。吕等作‘儼兮其若容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8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福本作‘客’,景龙、英伦、御注诸本均作‘儼若客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9_陈柱
陈柱云:“王弼本‘客’作‘容’,傅奕本作‘儼若客’。作‘客’者是也。‘客’、‘釋’為韵。作‘容’者,因上文‘强為之容’而误耳。”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引成疏经文:‘儼若客。’是成作‘儼若客’。强本嚴遵注:‘常如儼客,不為主人。’是嚴遵作‘客’。王本‘容’字与‘客’形近而误。‘客’與‘釋’、‘樸’、‘谷’、‘濁’為...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及《文子·上仁篇》引作‘儼兮其若容’。易州、臧疏、寇、赵、馆本并同。张嗣成作‘儼兮若客’,彭、白、吴、赵写并作‘儼兮其若客’。成疏曰:‘敛厉身心,勿得放纵,由如宾客对...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12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‘儼兮其若客’,王本‘客’误作‘容’,帛书甲、乙本均作‘客’,與河上本合,不误也。‘客’字与下文‘釋’、‘樸’、‘谷’、‘濁’等字為韵,尤可证已。”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“嚴”、“儼”通。“嚴”,嚴肃,端庄,恭敬。《玉篇·吅部》:“嚴,鱼杴切。敬也。”《礼记·祭礼》“嚴威儼恪,非所以事亲也”,孔颖达疏:“嚴谓嚴肃。”“儼”,庄重,恭敬。《尔...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3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涣若冰將釋’,一作‘涣兮若冰之將釋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釋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汋’。‘涣’散也。‘冰將釋’如恐陷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5_王昶
王昶云:“邢州‘釋’作‘汋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涣兮若冰之將釋’,下三句皆有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涣呵其若淩澤”,“兮”字时译為“呵”;乙本同甲本。想尔本“涣”作“散”,无“兮”字,无“其”字,“淩”作“冰”,“冰”后有“將”,“澤”作“汐”,谓“散若冰將汋”...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涣若冰將釋’,司马作‘涣兮若冰之將釋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7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英伦、御注,三本均作‘涣若冰將釋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8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本‘釋’作‘汋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9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《文子·上仁篇》作‘涣兮其若冰之液’,疑《老子》古本作‘液’。‘將釋’二字,系后人旁记之词,校者用以代正文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0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涣’下有‘兮’字,‘冰’下有‘之’字,葛‘冰’作‘水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1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考工记·弓人》注:‘液,读為醳。’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注曰:‘液,音悦懌之懌。’‘醳’、‘懌’皆與‘釋’通。《顾命》‘王不懌’,马本作‘不釋’,是其证也。‘液’音义与‘...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唐写卷子残本、范、白、吴作‘涣兮若冰之將釋’。易州、臧疏、寇、赵及《类聚》九引同此(指傅本‘涣若冰將釋’)。彭、张嗣成‘冰’下有‘之’字,赵写‘涣’下有‘兮’字。按:‘...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3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《说文》:‘釋,解也;’‘液,水尽也。’冰可言解,而不可言水尽,谊固以‘釋’為长。然‘釋’古亦假‘液’為之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‘冰冻消釋;’《釋文》:‘釋本作液;’是其例...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4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‘將’字疑衍。《说文》:‘涣,流散也。釋,解也。’冰釋而后涣然流散,若冰將釋,仍在凝结,安能云涣哉!故有‘將’字其文為不通矣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引作‘涣兮其若冰之液。’...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5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凌釋,甲、乙本皆作‘淩澤’。凌為凌之假字。此句傅奕本作‘涣若冰將釋’,通行本作‘涣兮若冰之將釋’。今据改‘凌澤’作‘凌釋’。凌即冰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6_水海
水海按:“涣”后应有“兮”字。松灵仙云:“外虽矜庄若众,内恒和畅放散无复滞著,涣然如凝冰消散也。”则釋“兮”為“然”。此“兮”為语尾助词,用在动词“涣”(涣散)之后,表示状态,译為...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7_唐玄宗
唐玄宗注:“虽则儼然若客,无所造為,而不凝滞于物,涣然若春冰之釋散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