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64页

《老子》58_07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人之迷’,御注、河上、高翻作‘民之’。”
05011
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07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道出言’,御注、河上、王弼作‘道之出口’,傅奕作‘道之出言’,下‘視’、‘聽’、‘用’三句各本皆有‘之’字。”
0799

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据上文“貴為身於為天下,若可以託天下矣”,此处当应作“愛以身於為天下,若可以寄天下矣”,帛书本似于“愛以身”后省一“於”字。明世德堂本《庄子》引文和陈景元本即有“於”字。“...
05111

《老子》58_09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“耀”、“燿”、“曜”,三字古通用。在光明、照耀、炫耀的意义上,“耀”、“燿”同,为正俗字(即一种异体字),但“燿”为正字,“耀”为俗字。《说文·火部》云:“燿,照也。”徐...
0377

《老子》35_07_校笺_03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聽之不可聞’句,傅本未误。”
03410

《老子》14_03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陆、纯、吴、雱、志‘搏’作‘搏”。《说文》:‘搏,索持也;从手,尃声。’段注:‘索持謂摸索而持之。’道绝色相,无状无物,即欲摸索而持之,亦不可得;故曰:‘搏之不得名曰微...
03911
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06_俞樾

俞樾云:“按《困学记闻》卷十引此文,两‘服’字皆作‘復’,且引司马公、朱文公说,并云‘不远而復’。又曰:‘王弼本作早服,而注云早服常也,亦当为復;’今按《韩非子·解老》曰:‘夫能嗇...
0509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歙’,古本作‘翕’。‘歙’,音吸,敛也,聚也。‘張’,開大也。”
03710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6_石田羊一郎

石田羊一郎云:“各本无‘一者’。‘其上’二句失次,当移‘迎之’句上。”
0429
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高说非是。从“夫唯嗇,是以蚤服”到“莫知其極,可以有國”,是推演而云然。帛书甲本正作“可以有國”,乙本亦作“□囗有國”;《韩非子·解老》也以“有國”与“有身”、“有其國”与...
05011
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此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想尔本、景龙本此二句作“將欲癈之,必固興之”。其他诸通行本皆作“將欲廢之,必固興之”。
04413

《老子》14_09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是胃无狀之狀,无物之□”,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(上古二字皆為匣纽物部),损掩一“象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如此。唯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,《乙本...
05410

《老子》59_今译

治理国家,养护身心,没有什么比爱惜精神欲望更重要的。只是因为爱惜精神欲望,所以才能早先得到了“道”;早先得到了“道”,这就叫做积蓄的“德”多;积蓄的“德”多,就没有不取胜的;没有不...
03113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柔勝剛,弱勝强’,古本‘勝’上有‘之’。”
0306

《老子》14_12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无(‘以’前之)‘可’字。”
03814

《老子》60_03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傷民’,下二句亦然。”
04615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作“魚不可脱於淵”,《庄子·胠箧篇》和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说苑·君道篇》引即同此。唐人避唐高祖李淵之讳多改“淵”为“泉”;但不闻改为“深”者,且“魚不可脱於深...
03411

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04_俞樾

俞樾云:“河上公注曰:‘谓得道之君也。’则‘善為士者’,当作‘善為上者’,故以得道之君释之。‘上’与‘士’形似而误耳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60_音韵_01_江有诰

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姚文田谓:鮮、神、神、人韵(七真平声)。奚侗谓:鮮、神、神、人、人、人韵。陈柱谓:鮮、神、神、人、人、人、焉韵。
0388

《老子》36_音韵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江有诰《韵读》曰‘將欲翕之’八句无韵,非也。邓廷桢:張、强韵。··劳健曰:‘翕弱···皆两句相间成韵,当作奪。’是也。一说歙、弱非韵。按‘翕’,《释文》:‘简文作歙,河...
0439
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豫’,本又作‘與’,聚珍版弼注‘兮’作‘焉’。陆希声无‘兮’字。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引作‘與予冬涉川’。”
02810
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牝常以静勝牡,以静為下’,司马‘以静為下’作‘以其静為之下’。林‘下’上声。”
05412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樸’,本作‘朴’,同。”
0489
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9_陈柱

陈柱云:“王弼本‘客’作‘容’,傅奕本作‘儼若客’。作‘客’者是也。‘客’、‘釋’為韵。作‘容’者,因上文‘强為之容’而误耳。”
04813

《老子》61_07_校笺_06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過,越也,畜聚也。不過兼畜入事,两得所欲,則大小相安,然大國兼畜,常宜谦下。”
0316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‘天下將自正’,各本有‘將’字,遂州本无。‘正’诸王本与宋刊河上本作‘定’,高翻及诸石本皆作‘正’。正、定义通,定从正声,形亦近同。”
01009
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10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沌,甲本缺字,乙本作‘沌”,想尔本作‘混’,傅奕本、通行本皆作‘敦’。马叙伦说:‘古书混沌或作困敦,或作混敦,皆叠韵连语。敦、混二字一义。’混、敦、沌三字实均為一义。沌...
04814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善人之所寳’,各本无‘所’字,柰卷及《治要》引句下有‘也’字。‘不善人之所保’,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之’字,‘保’上有‘不’字。《尹文子·大道篇》引‘保’作‘寳’。伦谓...
04810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静’,古本上有‘澄’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62_05_校笺_11_楼宇烈

楼宇烈云:“‘拱’,通‘珙’,大璧。王弼此处作‘拱抱’解,即合抱,亦为形容璧之大。‘先’,疑为‘駪’之借字。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《老子》甲、乙本‘駟’字均作‘四’,‘四’借为...
05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