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73页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12_宋徽宗

又,宋徽宗注云:“经曰:‘復歸于婴兒’,《庄子》曰:‘不至乎孩而始谁?’婴儿欲虚未萌,疏戚一视,泊兮静止,和顺积中,而英华不兆於外,故若婴兒之未孩。”
0307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13_苏辙

苏辙云:“人各溺於所好,其美如享太牢,其乐如春登臺,嚣然从之,而不知其非。唯圣人深究其妄,遇之泊然不动,如嬰兒之未能孩也。”
0308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14_吴澄

吴澄云:“(衆人)徇外以为悦,如享太牢而食,可悦口者甚美;如登春臺而观,可悦目者甚备。我则泊然而静,情欲未开,无端倪可见,如婴兒未能孩笑之时,一不知外物之为乐也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纍呵如□□□”,“呵”为“兮”之时译,损缺“无所歸”三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作“纍呵怡无所歸”,“呵”为“兮”之时译。“怡”为“似”之假借(二字上古皆为邪母...
0296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儽儽兮’,儽,力追反。一本曰:‘损益也,败也,欺也。’《说文》音雷。古本河上作‘乘乘兮’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3_陈景元

陈景元云:“‘乘乘’,王弼作‘儡儡’,一本作‘魁魁’。”
0545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乘乘兮’,李‘乘乘’,乘,食陵切,运动相适貌。”
02911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咳’,何来切,张玄静与古本同;《集韵》通作‘孩’;《说文》:‘小兒笑貌。’一云:‘子生周岁而能别人。’我獨静居,情欲未兆之始,如婴兒之未有分别也。”
04811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儽儽兮其若不足,似无所歸’,此句王弼同古本;河上公作‘乘乘兮若无所歸’;严遵作‘若无所之’。今从古本。‘儽’,力追切,《说文》:‘垂貌;’《博雅》云:‘瘦貌。’”
0308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若’作‘如’;‘咳’,河上公作‘孩’。《说文解字》曰:‘咳,篆文孩。’古文字同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6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乘乘兮若无所歸’,‘乘乘’一作‘儽儽’。‘乘乘’,不住著於物之意。‘无所歸’者,性本无所歸也。”
02811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5_劳健

劳健云:“‘如婴兒之未咳’,‘咳’字景龙、开元作‘孩’,傅、范、景福与《释文》并作‘咳’。按:‘孩’即‘咳’的古文。”
04211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7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乘乘兮’,古本作‘儡儡’。有歸,必税驾而不乘。‘乘科兮无所歸’,无住著也。马巨济曰:‘牲无馀欠,有馀皆分外也。享太牢、登春臺,则所得皆分外。”
07013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林、苏‘若’作‘如’。”水海按:林希逸本、苏辙本经文作“若”,而注文作“如”。
0485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8_姚鼐

姚鼐云:“‘乘乘兮’,‘儽儽’入韵,王本是。”
0465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0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魄’,河上作‘泊’,王弼作‘廓’。今世所传河上本作‘怕’,弼本作‘泊’。按《说文解字》:‘怕,无为也。’是作‘怕’亦通。古无‘廓’字。”
03813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1_卢文弨

卢文弨云:“今文‘我獨泊兮其未兆’,王弼本‘泊’作‘廓’;藏本作‘怕’,《说文》‘怕,无为也’,藏本为是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2_洪颐煊

洪颐煊云:“‘我獨怕兮其未兆’,河上注:‘我獨怕然安静,未有静欲之形兆也。’按:《说文》:‘怕,无为也,从心,白声。’义即本此。俗本作‘泊’字,非。”
0375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3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文选·子虚赋》注引作‘怕然而未兆’。”
04811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范、彭、寇、宋河上、臧疏并作‘怕’。成疏云:‘怕,寂也。’是成亦作‘怕’。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吴、潘及《文选·子虚赋》注引、《长杨赋》注引(胡本《长杨赋》注无)并作‘泊’...
0526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5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《释文》出‘廓’字,云河上本作‘泊’;据此,则王本作‘廓’,可知。注云:‘言我廓然无形之可名。’是其证也。《文选·子虚赋》、《养生论》注两引作‘怕’,皆河上本。今王本作...
0295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陈碧虚谓王弼作‘廓’,与《释文》合。易氏谓王本作‘廓’,是也。强本引成疏经文:‘我魄未兆;’是成作‘我魄未兆’。顾本成疏:‘怕,寂也。’‘魄’作‘怕’,盖后人据顾本经...
04612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7_水海

水海按:《释文》云“河上本作‘怕’,普白反”,“怕”则音bó,上古并母铎部【bǎk】,即古“泊”字,今王羲之书河上公古本石刻本、帛书甲本正作“泊”。《说文·心部》作“怕”,谓:“无为...
0398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廓’,苦郭反,河上本作‘怕’,普白反。”
05112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我,老子自称,言我抱道含和,獨能泊然安静,於彼世间有为之事,情欲等法,略无形兆。”
0308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3_陈景元

陈景元云:“‘怕’,一本作‘魄’。王弼作‘廓’。”
0507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9_陈鼓应

陈鼓应云:“‘我’:本章的‘我’,不必特指老子自己,亦可视为体道之士的一种泛称。‘泊’,淡泊,恬静。‘未兆’:没有迹象,形容无动於衷,不炫耀自己。‘兆’,朕兆,迹象。”
0265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怕兮’,陆作‘廓’;河上作‘怕’;林音薄,静也;纂微:‘一作魄。’清源‘怕’作泊’。”
0277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,仅存一“若”字,“婴兒未咳”四字全损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帛书乙本同此句。今从乙本。宋刊河上公本“若”作“如”,“婴”作“孾”,“兒”后有“之”,“咳”作“孩”,谓...
0366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怕兮’,‘怕’,古本作‘魄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我魄未兆’。‘怕’,古‘泊’字,静也。‘兆’,如龟兆之坼,动之微也。”
04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