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76页

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5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此言凡輕於许諾者,视事太易,必難践言;凡视事太易者,未曾慎思,终必自困也。”
04214

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张舜徽说是。“諾(nuò)”,许諾。这两句是从反面告诫人们勿要视事太易,輕于许諾,要持慎重的态度,谨密周思,即下文从正面所讲的“難之”的态度。慎重之道,也是一种“无為”;“无...
0299

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夫不三思而后言,輕易其言諾者,必少忠信。不谋始而慎終,多易其行事者,后必生難而為患累。”
0329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是□□人猷難之,故冬於无難”,前句损掩“以聖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,“猷”为“猶”之别构;后句完好。帛书乙本作“是以人□□之,故□□□□”,前句“聖”省作或...
0408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是以聖人由難之’,纂微、清源、程‘由’作‘猶’,五注无‘難’字。‘故終无難矣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无‘矣’字,叶作‘終以无難’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終无難’,古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柰卷‘寡’误作‘寘’,赵写无下‘必’字。‘輕諾’二句,或亦注文误入经文者也,或别章文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‘猶’作‘由’,古通。”
0355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5_石田羊一朗

石田羊一朗云:“王注云:‘以聖人之才,猶尚難於細易,况非聖人之才,而欲忽於此乎?故曰猶難之也。’以‘猶尚’释‘猶’,以‘細易’释‘易’,可证王本原有‘易’字也。”
03115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吴无‘是以聖人終不為大’至此六句。‘猶’,六朝残卷、磻溪、赵写、彭耜作‘由’。”
0498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吴澄本有“是以聖人終不為大”至“故終无難”六句,而这六句放在“其安易持”章节中。马失校明矣。
0378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8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末句王弼本作‘故終无難矣’,他本无‘矣’字,惟帛乙甲本作‘故終於无難’,文义为长,今据改正。此二语重申善為君者,遇事慎之重之,而不视之太易,故終致无難事也。”
04311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张舜徽说是。“是以”,即“以是”的倒装,惯用词组,意思是“因爲这个”,今译一般為“因此”,或译注“是以”为“因此,以···”(任继愈译文),实为误译。“猶難之”:“猶”即尚...
03711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10_严灵峰

严灵峰云:“聖人临深履薄,防微杜渐,早於从事,圖難於其易,故无難事也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63_今译

以“无为”去作为,以“无事”去做事,以恬淡当做欲望。大的东西是生于小的东西,多的事情是起于少的事情,报偿怨恨是因为得到了恩德。图谋困难之事,应当在它容易之处下手;实施巨大的事,应该...
0519

《老子》63_述评

这一章节旨在阐发一些辩证法的观点。 《老子》开头提出“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”的命题。这是从辩证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明老子何以主张“无为”的。前面已经说过,老子的“无为”并非“不为”,...
0405

《老子》64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如此;乙本损掩,按损掩的字数,《乙文释文》校补为“其安也易持”。今从帛书甲本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“其安易持也”。其他诸本皆无两“也”字。
05611

《老子》64_01_校笺_02_顾广圻

顾广圻云:“‘其安易持也,其未兆易謀也’,《德经》皆无两‘也’字。”
03214

《老子》64_01_校笺_03_陈奇猷

陈奇猷云:“按:‘持’,读‘自恃’之‘恃’。”
02511

《老子》63_音韵_01_江有诰

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奚侗谓:為、味韵,易、細、易、細、大、大韵。
05010

《老子》63_音韵_02_水海

水海按:“為无為,事无事,味无味。大、小,多、少;報怨以德。”為、味、德為韵。為【xǐwai】,歌部;味【mǐwet】,物部;德【tek】,职部。歌部【ai】与微部【ei】韵尾相同(主要元音皆为...
04112

《老子》63_音韵_03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為,歌部;味,物部,歌物合韵;德,职部,物职合韵。易,锡部;细,脂部,锡脂合韵;易,锡部;細,脂部,锡脂合韵。大、大,月部。信,真部;難,元部,真元合韵;難、難,元部。
0499

《老子》64_01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河上公注云:“治身治国安静者,易守持也。”顾本成玄英疏云:“安,静也;持,守也。”则释“持”为“守”,即保持、维持之义。然而,本章节前面数语讲的都是“事豫则立”的问题,似乎...
0339

《老子》64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,易謀□”,前语损掩“其未兆也”四字,后语损掩“也”一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全损,《乙本释文》据所损字数校补为“其未兆也易謀”。今从《甲本释文...
02612

《老子》64_02_校笺_02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《文选·养生论》注引‘未’上无‘其’字。臧疏‘兆’上误多‘逃’字。‘兆’,当作兆。”
03812

《老子》64_02_校笺_03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按:帛书甲本作‘其安也,易持也’。以此例之,下数句必皆有‘也’字,语法相同。”
0389

《老子》64_02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兆(zhào)”,本字作“则”,《说文》云:“,灼龟坼也,从卜,典象形。典,古文兆省。”《玉篇》云:“兆,除矫切,事先见也,形也。”兆,原义是占卜时,在龟板或兽骨上,显现的...
0456
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、乙本并皆损掩。《甲本释文》校补为“其脆也,易判也”,《乙本释文》校补为“其脆也易判”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本,惟“脆”校为“脃”,即古“脆”字。《说文》无“脆”字,有...
0399
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其脆’,‘脆’,七岁反,河上本作‘膬’,‘膬’,昌睿反。‘易泮’,‘泮’,普半反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其脆’,陆‘脆’七岁切,李‘危也’,谓‘嗜欲未坚,如物危脆’。‘易泮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陈并作‘破’。”
02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