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05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景福、敦煌庚、敦煌辛、敦煌壬诸本均有‘聖人’二字。‘上民’,景龙、御注、敦煌庚、敦煌辛诸本‘民’均作‘人’。‘必以’,御注、敦煌辛本均作‘以其’。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赵‘民’作‘人’。下同。吕、赵无‘必’字。葛无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09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道藏王本有‘聖人’二字,当据补入。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是以聖人欲上民,以其言下之;欲先民,以其身後之。’是荣有‘聖人’二字,二‘必以’并作‘以其’。《文子·道德篇》...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帛书本“欲上民”前有“聖人之”三字,“聖人”是主语,不能省略。若省去,则无所指,语义不明确。今存本凡无“聖人”二字者,皆因後人传写而误漏之。又,“必以”与“以其”,语义有不...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亓欲先□□,必以亓身後之”,“其”作“亓”,损掩“民也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同此,惟“其”作“亓”。今从乙本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敦煌庚本、敦煌...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2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欲先民,必以身後之’,‘民’一作‘人’;‘必以’一并作‘以其’。”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葛无‘其’字(指后句)。”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、馆本、罗卷、易州、卷子成疏、臧疏、赵写及《治要》引有‘聖人’二字,各本无。卷子成疏‘聖人’下有‘言’字。‘上民’,彭、寇、二赵、吴、易州、磻溪、卷子成疏、柰卷及《治...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磻溪、高翻、柰卷均有‘聖人’二字。‘必以’,杭州、高翻、磻溪并作‘以其’。《金人铭》曰:‘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,故下之;知众人之不可先也,故後之。’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曰...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4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‘必以’,御注本、敦煌辛本均作‘以其’。”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先民’,易州、磻溪作‘先人’,并无‘必’字。易州、磻溪无‘其’字。赵写‘後’作‘下’。”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有“必”字是,表必然,起强调作用。又,“先”、“後”皆用如动词,其意分别即“居在……之先(前)”、“居在……之後”。“先民”,即“居在民之先”,意即领导人民。“後之(民)”...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7_河上公
河上公注云:“‘欲先民’,欲在民之前也。‘必以身後之’,先人而後己也。”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8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欲令众生在己之先,所以退身居物之後。故经云:一切未得道,我常不有望前,则处下而反高。此则守退而翻进。”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9_苏辙
苏辙云:“聖人非欲上人、非欲先人也,盖下之、後之,其道不得不上且先耳。”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10_王雱
王雱云:“聖人岂计利而為此哉?亦德而已矣。德下之,则形上矣;德後之,则形先矣,故常為天下贵。”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11_吴澄
吴澄云:“言下之,卑屈其言而不尊高。身後之,退却其身而不前进。此聖人谦让盛德,非有心于上人、先人为之。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。”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故居前而民弗害也,居上而民弗重也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乙本作‘故居上而民弗重也,居前而民弗害’,通行本同,疑此处误倒。”按:上文先言“上民”如何,后言“先民...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是以聖人處上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并无‘聖人’字,邵‘以’作‘故’。”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民不害’,古本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无‘聖人’二字。各本无‘之’字,‘弗’作‘不’,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6_王昶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,唯‘民’字同此。”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7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處民上而不重,處民前而不害’。王弼作‘處上而民不重,處前而民不害’。明皇同弼,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河上公本后句则作“處前而民不害”。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8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敦煌辛本无‘聖人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3_薛蕙
薛蕙云:“‘處上而民不重,處前而民不害’,‘民’一并作‘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是以聖人處之上而民弗重,處其前而民不害也’,按:六朝残卷无‘之’字,‘弗’作‘不’,无‘其’字、‘也’字。卷子成疏无‘聖人’二字。‘不’字赵写作‘弗’,馆本同此。《淮...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0_徐仁甫
徐仁甫云:“‘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,處前而民不害’。按:‘處前’当作‘居前’。‘居’、‘處’本同义词。二章‘功成而弗居’,七十七章‘功成而不處’。可证《老子》书中‘居’、‘處’可以...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此两句承上文“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,必以其言下之;其欲先民也,必以其身後之”而言,前文既谓“聖人”,此处即不当重复。上文两處作“民”字,此两句中亦应作“民”而不应作“人”。“...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2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聖人恬淡无為,少私寡欲,處民之上,為君而使轻徭薄赋,无重劳也。處物之前,而為君主,遂使民歌,击壤宇内,清夷利物,弘多而无积害。”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3_奚侗
奚侗云:“處上而不压抑,则民不以為重;處前而不壅遏,则民不以為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