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86页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刘说是也。河上注曰:‘使民各有部曲什伯;’是河上‘民’字本在‘有’字上也。赵写同此(指傅本),惟无‘也’字。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也’字,馆本‘使’下无‘民’字。柰卷‘寡’...
02412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1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小國寡人’,按:柰卷‘寡’作‘寮’。景福、柰卷、王羲之‘伯’下有‘人’字。”
03515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13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本‘使十百人之器勿用’,乙本作‘使有十百人器而勿用’,王本作‘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’。从文义分析,三者皆有夺字,均非全文。河上本作‘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’,过去俞樾谓...
03110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”,诸河上公本皆作“什伯人之器”,与帛书甲本吻合。《文子·符言篇》引作“而勿用”,与帛书乙本相合。该句中“使”,为连词,可译为“即使”...
02910
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徙”作“送”,《说文》云:“送,遣也。”则知“送”并不为讹(高明漏校)。《甲本释文》把“送”订为讹字,其校注云:“‘使民重死而遠送’,通行本‘遠’上有‘不’字。按帛...
0499
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使民重死而不遠徙’,司马‘遠徙’作‘重復’,苏、叶无此一句。”
0265
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二‘民’字(另一‘民’字指‘使民復結繩而用之’之‘民’),王弼作‘人’。改‘民’为‘人’,皆唐本也。”水海按:今王弼注云:“使民不用,惟身是宝,不贪货赂。故各安其居,重死...
0355
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”水海按:唐玄宗疏云:“化归淳朴,故不烦苛。人怀其生,所以重死。敦本乐业,无所外求,各安其居,故不遠迁移也。”唐玄宗疏本“民”作“人”。
04713
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卷子成疏无‘使民重死’一句。譣疏有,盖误夺。馆本‘徙’作‘從’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民”是。“使民重死而遠徙”,正与“小邦寡民”相应。又:“重(zhòng)”,意动用法,以···为重,意即看重、重视。“重死”,把死看得很重,意即不轻易冒生命危险。
04615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有車周无所乘之,有甲兵无所陳□”,前句“舟”,音假为“周”(上古二字皆为章纽幽部),后句“之”字损掩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前句作“又周車无所乘之”,“有”通...
0515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輿’,音余,河上曰‘車’。”
03514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輿’,河上作‘車’。”水海按:今存道藏河上公本、宋刊河上公本皆不作“車”。则知陆德明、毕沅所见河上公本作“車”也。
0416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‘輿’作‘轝’,葛、赵作‘車’。”
03411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6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两‘有’字句,各本均增‘雖’字。”
02512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张舜徽说是。敦煌庚本即无两“雖”字,正与帛书本合。又:“輿”,《说文》“車輿也”,《玉篇》“車乘”,即車箱。其义与“車”义通。“轝”,同“輿”。《集韵》谓“輿”,“或作轝”...
0358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8_曹道真

曹道真云:“水行则用舟,陆行则用輿,今既樂其土,不迁、弗遠徙而就利,民不相往來,故无用大國,不侵小國,守土,介胄、戈矛,不战安用?”
04915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9_刘骥

刘骥云:“淡然自守,不相往来,故雖有舟輿无所乘之;恬然自足,不相纷争,故雖有甲兵无所陳之。”
04912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云:“舟輿、甲兵,非一人所可独用,谓什伯之器也。无所乘、无所陳,不用也。无所往,则无用乎舟輿;无所争,则无用乎甲兵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輿’,馆本、易州、卷子成疏作‘轝’。馆本‘陳’作‘陣’。”
0237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□□用之”,损掩“使民復結繩而”六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如此,今从乙本。严遵本“民”作“人”,无“復”字,谓“使人結繩而用之”。王弼本、集唐字本...
0756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使人復’,‘復’音服,又扶又反。”
02414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使民復結繩而用之’,李‘繩’食陵切,上古之政。清源上有‘故’字。”
05013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民’,王弼作‘人’,改‘民’为‘人’,皆唐本也。”
02413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严遵‘復’字无。‘人’当从诸本作‘民’,以与上文一律。”
02815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民’字,集唐、卷子成疏、二张作‘人’。‘使民’字因传写注误入经,读者妄加也。”
03115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作“民”而不作“人”,帛书乙本、严遵本、河上公本等汉代人本和傅奕本、范应元本等古本即作“民”。从帛书本和汉代人本考察,《老子》“有車舟……而用之”几句俱全,马氏...
06114

《老子》80_05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傅奕注‘俗’字,引郑玄之说:‘谓土地所生,习也。’‘業’字,引贾逵云:‘業,犹次也。’《尔雅》云:‘業,事也。’皆通。”
0305

《老子》80_05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甘其食’,古本上有‘至治之極民各’六字。‘安其俗’,‘俗’一作‘居’。‘樂其業’,‘業’一作‘俗’。”按:焦氏《老子翼》卷六引经文作“安其居,樂其俗”。其书卷八《考异》...
0447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8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上古結繩而治,今民既淳朴,则可使復結繩而用之。化底和平,则虽結繩亦不用矣。”
05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