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01页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若可以託天下矣”。楼宇烈云:“《庄子·让王篇》:‘夫天下至重也,而不以害其生,又况他物乎?惟无以天下為者,可以託天下也。’又‘託’字,陶鸿庆说当与下节注之...
04211
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11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、范本作‘故貴以身為天下者···’,范注‘古本’二字,陈碧虚引王弼本与傅、范同,当亦王弼之古本。遂州本作‘故貴以身於天下者····’;敦煌两本作‘故貴以身於天下.··...
04311

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愛以身為天下,女何以寄天下”,前句同此句;从上下文义看,后句不通。帛书乙本前句同此句,后句“若”作“女”;“女”,后来写作“汝”(“女”為“汝”的古字)。《集韵...
04514
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12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此句甲、乙本皆作‘故貴為身於為天下’,其义与《老子》‘以身為大患’不合。通行本作‘故貴以身為天下’,傅奕本、河上公本皆作‘貴以身為天下者’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则作‘貴以...
03214

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愛以身為天下,若可託天下’,纂微‘若可託天下’作‘則可以寄天下’。司马‘寄天下’添‘矣’字。程‘若可’下有‘以’字。”
04910
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本句各本不一,而帛书本作“故貴為身於為天下”则为古《老子》本文。《庄子·在宥篇》所引“故貴以身於為天下”,即本于《老子》原文(“貴”后“以”字,為《庄子》作者所改,因“以”...
04014

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愛以身為天下者,則可以寄天下矣’,古本。一本作‘愛以身為天下,若可託天下’。按:《庄子·在宥篇》:‘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,莫若无為;无為也,而后安其性命之情。故貴以...
05114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託(今简作托)”作“迈”(為“託”的异体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正為“託(今简作托)”;乙本作“若可以橐天下□”,“託”假作“橐”(上古二字皆為透纽铎部),“矣”字损掩...
04512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若可寄天下’,纂微作‘則可以託天下’,程‘若可’下有‘以’字。”
04815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則可以託天下矣’,古本。一本作‘若可寄天下’。按:《庄子·在宥篇》作‘則可以託天下’。”
0305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可以寄天下’,古本作‘則可以託天下矣’。开元本‘則’作‘若’,无‘矣’字。一‘寄’下有‘於’。”
02410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本上句作‘則可以寄於天下’,下句作‘若可託天下’。”
04113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6_陶绍学

陶绍学云:“王注:‘无以易其身,故曰貴也;如此,乃可以託天下也。无物可以损其身,故曰愛也;如此,乃可以寄天下也。’是王本亦上句作‘託’,下句作‘寄’。”
0526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7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按:王弼注训‘若’為‘乃’,是也,惟‘乃’字亦非古本。《庄子·在宥篇》云:‘故貴以身為天下,则可寄天下;愛以身為天下,則可託天下。’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云:‘故老子曰:故...
05013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8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王本作‘若’,《淮南子》作‘焉’,傅本及《庄子》作‘則’。窃谓作‘若’者,老氏本文;作‘焉’、作‘則’、作‘乃’者,诸字以‘若’字义不甚显,而各以同谊之字為训也。”
05312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‘苟’作‘及’,无‘乎’字,王弼同。”
02814
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故貴身於天下’,御注作‘故貴以身為天下’,与王弼本同。河上作‘故貴以身為天下者’。”
05112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苟’,吕等作‘及’,无‘乎’字。”
0545
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07_刘文典

刘文典云:“《庄子·在宥篇》引曰:‘故貴以身於為天下,则可以託天下;爱以身于為天下,则可以寄天下。’按:‘身於為天下’,义不可通,两‘於’字,疑当在‘託’字、‘寄’字下。《道经·厌...
03815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6_王念孙

王念孙云:“‘及’,犹‘若’也。···《老子》曰:‘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;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!’言若吾无身也。又曰:‘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;’言若其有事也。‘...
02910
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08_王念孙

王念孙云:“《庄子》本作‘故貴以身於天下,愛以身於天下’。‘於’犹‘為’也,后人依《老子》傍记‘為’字,而写者因讹入正文。《老子释文》‘為,于伪反’。此《释文》不出‘為’字,以是明...
03611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苟’字,范同此(傅奕本),但无‘乎’字。宋河上、臧疏、磻溪、赵写及《晋书·嵇康》引并作‘及’,无‘乎’字。然河上注曰:‘使吾无有身体,得道自然。’则河上‘苟’作‘使’...
0347
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09_王引之

王引之云:“‘於’犹‘為’也(此‘為’字读去声)。《老子》曰:‘故貴以身為天下,若可寄天下;愛以身為天下,若可託天下。’‘於天下’即‘為天下’也。”
02414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:‘故我无身,患将安託。’则成作‘我’。按:‘及’、‘若’古通,见《经传释词》。‘及吾无身’,言若吾无身也。四十八章:‘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。...
0498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‘及’字,傅、范本作‘苟’。范曰:‘···’盖‘及’与‘若’同义。王念孙曰:‘···’今证之古本,知‘及’与‘若’同,与‘苟’字亦可互用。又,‘患’字下室町本有‘乎...
0248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蒋锡昌说极是。“及”:若,如果。“无身”:无自身。意译为“不顾自身”或者“不自私其身”,皆不合老子之旨。 又,河上公注:“使吾无有身体,得道自然,轻举升云,出入无间,与道通...
0359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11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及吾无身’,归之自然也。”
0556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1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轻身而不修身,则自取危亡也。是以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故终身无患也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13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以虚静恬淡自牧,忘乎貴爱,此身之心,其累身大患之事,安肯為之也哉?”
02514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14_马其昶

马其昶云:“寵、辱之所以為患者,以吾有身也;若无吾身之存念,则与天地万物為一体,安往而不逍遥哉!”
047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