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劌’,纂微作‘穢’,非。”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果而已’,古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5_04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易顺鼎说是也。此宜作‘福’。《荀子·大略篇》云:‘天子即位,上卿进曰:如之何忧之长也!能除患则為福,不能除患则為賊;’亦‘福’、‘賊’并举為韵。敦煌二本‘福’作‘德’,...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10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奚侗曰:‘此云威即谓可畏之事,如刑罚兵戎之属,民不畏其所可畏,其故由于不能安居乐业,而祸乱自兹起,則大可畏者至矣。此为治天下者垂戒,非为凡人言也。’什么是‘大可畏者’呢...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7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‘偷’作‘渝’。”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03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民莫之令,而自均’,‘民’一作‘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“所”,處所,引申为根本。万物皆由“道”而生,“所”即指“道”。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者,非道也。”所以,守“道”而行的人,才是久长的。
《老子》45_01_校笺_08_高明
高明云:“《德经》第四十一章‘大方无隅,大器免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’,凡事成‘大’者其义相反,这是老子以无为观察事物的辩证逻辑。此言‘大成若缺’与‘大盈若盅’,‘成’与‘缺’意义...
《老子》38_11_校笺_06_王昶
王昶云:“至元两‘處’字作‘居’。”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02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善勝敵者不争’,一无‘敵’字;‘争’,一作‘與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涣呵其若淩澤”,“兮”字时译為“呵”;乙本同甲本。想尔本“涣”作“散”,无“兮”字,无“其”字,“淩”作“冰”,“冰”后有“將”,“澤”作“汐”,谓“散若冰將汋”...
《老子》44_02_校笺_04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得多利而亡其身,何者为病也。”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道沖,而用之久不盈’,傅奕本作‘盅’,‘盅’即‘沖’之古文。《说文·皿部》:‘盅,器虚也。’盖器中之虚曰盅,盅则容物,故《庄子·应帝王篇》曰:‘太盅莫胜。’··作‘久...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‘樸’,易州、宋河上作‘朴’,彭、范、张之象同此(‘樸’)。罗卷‘莫’作‘不’。宋河上及各本并作‘不敢臣’。伦谓‘敢’字讹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‘故莫敢與之争’,《治...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1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陆氏《音义》及焦氏《考异》引王本作‘宗兮寞兮’,与傅、范本同;今本‘寞’作‘寥’,与景福本同。又,景龙碑本无二‘兮’字,强本成疏引经文云‘寂寥’,知成所见本,亦无二‘兮...
《老子》14_09_校笺_07_高亨
高亨云:“作‘无象之象’较胜。无狀之狀,无象之象,句法一律,其证一也。上句既云‘无物’,此不宜又云‘无物’,以致复沓,其证二也。”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宜為下’,程(大昌)‘為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3_今译
以“无为”去作为,以“无事”去做事,以恬淡当做欲望。大的东西是生于小的东西,多的事情是起于少的事情,报偿怨恨是因为得到了恩德。图谋困难之事,应当在它容易之处下手;实施巨大的事,应该...
《老子》42_02_校笺_03_河上公
河上公注云:“一生阴与阳也。阴阳生和、清、浊三气,分为天、地、人也。天、地、人共生萬物也。天施地化,人长养之。”
《老子》59_03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全损,帛书乙本作“蚤服是胃重積□”,謂,假作“胃”,“德”字损掩,今据王弼本校补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同此。严遵本无此句。陆希声本、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林希逸本、王雱本、...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14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强行者有志’,蒋释说是。《老子》说‘不为而成’(四十七章),‘为’也就是‘行’,不为也就是不行;但他却主张‘为道’,他说‘古之善为道者···’(六十五章),‘上士闻道,...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9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及荣注引经文云:‘不善者吾亦善之,得善;’则成、荣并作‘得’。按:‘德’假为‘得’。”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5_陈柱
陈柱云:“‘故曰’,各本无‘曰’字,罗振玉云:‘敦煌庚本作故曰’。”水海按:陈柱校为“故曰”是。帛书甲、乙本皆作“故曰”,证明陈氏校注之确。两句系老子所称引古语,或当世名语,所以“...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宋河上‘謂’作‘為’。范‘芴芒’同此,臧疏作‘惚怳’,馆本、罗卷、磻溪、张之象并作‘惚恍’,唐写卷子残本作‘忽恍’,苏辙、彭、寇作‘恍惚’,误乙(逆)。‘恍’字韵‘...
《老子》54_05_校笺_02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荣注引经文云:‘修之鄉,其德能長;’则荣与成同(‘乃’作‘能’)。”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02_薛蕙
薛蕙云:“‘若肖,久矣其細也夫’,一无‘也夫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02_校笺_09_饶宗颐
饶宗颐云:“‘唯之與何’,‘何’字他本并作‘阿’,惟伯希和目二三二九号古写卷作‘何’(据唐文播《巴黎所藏敦煌老子写卷斠记》)。玄本同各本作‘阿`。”
《老子》07_03_校笺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韩诗外传》引‘故《老子》曰: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’與诸本均同。”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成功’,各本作‘功成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復衆人’,古本‘復’上有‘以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