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3页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、葛、苏无‘是以····’一句。”水海按:葛玄序文本、苏辙本仅有此句“是以聖人”四字,而无后半句“能成其大也”五字。张氏之说有误。
05511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夫’字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56_06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故不可得親,不可得疎,不可得利,不可得害,不可得贵,不可得賤。’是荣无六‘而’字。”水海按:荣亦无第二句、第四句、第六句句首的“亦”字。
04912

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教父’,古本作‘學父’。”
0535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“曳”作“忡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忡’,乙本作‘曳’,通行本作‘襲’,《说文》:‘愧(xiè),习也,从心曳声。...
0466
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功遂’,‘遂’,本又作‘成’。”
04413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《说文·子部》无‘孩’字,见《口部》‘咳’字下。《广韵》:‘孩,始生小兒;’‘咳,小兒笑;’同音‘户来切’。《类篇》‘孩与咳同,为小兒笑’。‘孩’、‘咳’本一字,傅、...
0387

《老子》57_06_校笺_02_邵若愚

邵若愚云:“‘奇物滋起’,‘奇’,音碁。人多伎巧,无益盛行,故奇物滋起。‘奇’,异也。”水海按:《玉篇·石部》云:“碁,音其,围碁也。”《集韵·之韵》云:“棊,或作碁,通作棋。”“...
0489
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2_纪昀

纪昀云:“按‘平太’,河上公注本作‘太平’,《永乐大典》作‘平泰’。”
04513
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14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衆人之心,常怀不足,终日营营於功名富贵,逐逐於荣华得失,即已无不遂意,而贪之不已,惟求有餘。我獨若遺,遺者,遺弃其求餘之心,守其知足之念也。功名不能乱其志,利禄不能惑其...
0408
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芸芸’,李如字,又作‘云云’。‘芸芸’者,喻萬物也,以茂盛为动,以凋衰为静。‘云云’者,喻人事也,以逐欲为动,以息念为静。义同。盖经有‘根’字,故作‘芸芸’。”
04114

《老子》11_附录

“三十辐同一毂”·车制·《老子》成书时代 “三十辐同一毂”是本章节中的一句(通行本在第十一章)。余明光教授在其《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》 第四章《老学的代表作——帛书》中,谈及“《老子》...
0557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8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使有什伯之器’,敦煌辛本作‘使民有什伯之器’,庚本作‘使人有仟伯人之器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敦煌庚本后句作“使有阡陌人之器而不用”。罗失校也。
0397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政善治’,臧疏、易州并同此,馆本作‘正’。”又云:“‘事善能’,馆本作‘事能’。”
05215

《老子》50_08_校笺_02_俞樾

俞樾云:“‘入軍不被甲兵’,按‘被’河上公本作‘避’。据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‘入山不恃備以救害,故曰:入軍不備甲兵’,则甲兵以在己者言,自当以作‘被’为长。”
0427
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三十七章言‘侯王’者一,三十九章言‘侯王’者三,弼注十章曰:‘侯王若能守;’即引此文,亦作‘侯王’,可证作‘侯王’者,乃古本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‘自置为侯王’,是秦...
06214
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揣而鋭之’,古本作‘而税之’。王弼亦作‘税’。‘長保’,(遂州)碑本作‘長寳’。”
03710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3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本、敦煌本均无‘者’字。”
0649

《老子》56_01_校笺_05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二‘知’字均当读为‘智’,古人通用。此言人君大智若愚,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不以多言为贤也。”
06214

《老子》64_述评

《老子》在这一章节里谈了一些发展、变化的观点,他又以发展变化的辩证观点作为自己“无为”政治主张的哲学基础,所以有人指出老子这一章是明无为之旨(魏源语)的。 老子指出,“其安也,易持...
0448
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前句帛书甲本同,后句损掩“天下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同此二句;今从乙本。傅奕本、王真本、范应元本“象”下皆有“者”字,作“執大象者,天下往”。其他通行本皆同帛书乙...
0317

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此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顾欢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白文本、葛玄序文本、杜光庭本、宋徽宗本、陈象古本、吕惠卿本、邵若...
07112

《老子》10_06_校笺_06_俞樾

俞樾云:“按:唐景龙碑作‘明白四達,能无知’,其义并胜,当从之。‘明白四達,能无知’,即‘知白守黑’之义也。王弼本误倒之。河上公本两句并作‘无知’,则词复矣。”水海按:王弼本作“愛...
0409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5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福本作‘功成不居’。敦煌本作‘成功不處’。”
05913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魚不脱於潚”,“不”后无“可”字,“淵(今简作渊)”作“潚”,高明谓“假‘潚’字为‘淵(简作渊)’”,帛书整理小组认为“潚”为“淵(简作渊)”之讹。按:上古“潚”...
04913

《老子》39_08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臧疏‘歇’作‘泄’。成疏曰:‘歇,廢也。’是成亦作‘歇’。”
0497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帛书甲本第一句和第三句的“輕(今简作轻)”省借作“巠”(《说文·车部》:“輕……巠声。”),第一句句末无“也”字,第二句“其”作“亓”,其他文字同;帛书乙本同此,惟“其”作...
04015

《老子》29_音韵_06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之、已,之部;也、也,歌部;之歌合韵;之、之,之部;歌之合韵。隨、吹、、墮,歌部;大,月部;歌月通韵;奢,鱼部;月鱼合韵。
04815
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不忒’,忒,吐得反,顾云‘差也,爽也’。”
01027

《老子》04_03_校笺_09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挫其鋭’以下四句,已见前文。谭献、马叙伦并谓此为复出衍文,而其实不然也。帛书甲、乙本并有此四句,知原文如此。古人阐明一理,数语不嫌重见。故文句相同者常前后叠出。周秦故...
04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