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10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《说文》:‘往,古文作廷。’《广雅·释诂》:‘廷,歸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11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‘大象’即指大道而言,盖以道有法象,可为人君之法则,故谓大道为‘大象’也。四十一章‘大象无形’,言大道无形也。‘執大象,天下往’,谓圣人守大道,则天下万民歸往也。河上...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想尔本“往”误作“佳”,“害”作“害”,谓“佳而不害,安平大樂”(把下句“樂”置于本句)。道藏河上公本、王羲之本、顾欢本、傅奕本、御注三本、...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2_纪昀
纪昀云:“按‘平太’,河上公注本作‘太平’,《永乐大典》作‘平泰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音韵_05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右、有,之部。主,侯部,欲,屋部,侯屋通韵,小,宵部,宵屋合韵。大、大、大,月部。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赵‘泰’作‘太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今译
“道”不真切的样子,可左可右,无所不在。“道”使万物功成、使万事成就,却不命为己有。万物皆归附于道,而道不以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;道是永久清淡无私的,(是事物的至微本初或本质,)可以...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4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作‘安于平太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述评
本章节的主旨是通过阐述“道”的某些特性与功能,从而达到法“道”的目的。《老子》认为,“道”虽然不真切,但它可左可右,无处不在,无所不包。虽然它成就万物,但它不命万物为己有;就是万物...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易州、二张‘泰’作‘太’。宋刊河上本经文作‘平太’,注作‘太平’。成疏曰:‘太,大也。’是成亦作‘太’。‘太’、‘泰’一字。”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前句帛书甲本同,后句损掩“天下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同此二句;今从乙本。傅奕本、王真本、范应元本“象”下皆有“者”字,作“執大象者,天下往”。其他通行本皆同帛书乙...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遂州、邢玄、庆阳、磻溪、楼正均作‘泰’,诸河、王本作‘太’,道藏王本作‘大’。泰、太古通。依旧说:安,静也。《释名·释言语》‘安,晏也’;晏晏然和樂无动惧也。平者安之至...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執大象’,古本下有‘者’。林希逸云:‘大象者,无象之象也。天下往者,執此而往,行之天下也。”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者’字。‘往’,王也。”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執大象者,天下往’,按:范同此,各本及《文选》王仲宣《哀诗》注引、《晋纪·论晋武帝革命》注引并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0_古棣
古棣云:“‘以其冬不自大,故能成其大’,傅奕本、河上公古本(古棣即指王羲之本)除‘冬’字作‘終’外皆如此。帛书与此略同,惟缺‘終’字、‘其’字,作‘以其自不為大也,故能成大’。按:...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古棣说不确。《老子》原本当如帛书甲、乙本。此二句是言聖人效法“道”,不自以為是天下的主宰(以其不為大),所以能成為天下的主宰(故能成大)。这一章的层次很清楚:先言“道”的特...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2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理天下之聖人,布德施惠,淳风偃化,物遂生成,法道忘功,不自為尊大,故能成其光大之业尔。”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3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聖人常隐而无名,常公而不宰,終不為大也。然不為大,正所以成其大也。立天下之大本,成天下之大用,皆在此不為之中,具不為之妙,故曰‘終不為大,故能成其大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4_高明
高明云:“王弼注云:‘為大於其细,图难於其易。’此采《老子》第六十三章文。按至道无為,但无术者常為无為下功夫、动脑筋,故所求而弗得。此因其意不忘於所求,尽虑而谋,反被其制,故老子谓...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2_明太祖
明太祖云:“聖人善能利济萬物,又不自夸其功,是谓能成其大。”
《老子》34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:右、辭韵(之部,右音异,辭去声)。居、主韵(侯鱼通韵,居上声,主叶,音诸)。陈柱谓:右、辭、有、主韵,大、大、大韵。高本汉谓:右、辭、有韵。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3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正是言聖人之道,广大悉备之义。聖人者,大道之用也。大道者,聖人之体也。聖人与大道為体用,是何如其大也。”
《老子》34_音韵_02_江有诰
江有诰云:“辭,似兹切。按古有去声,当之、志二部并收。《任成》篇‘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’,与右叶。”(《唐韵四声正》)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敦煌丁本、英伦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(唐)李荣本、葛玄序文本...
《老子》34_音韵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居,鱼部,主,侯部,此侯鱼通韵。‘居’本作‘有’。又按‘道汜’本又作‘汎’,范应元‘汜音泛’,非也。‘汜’当音纪,此章汜、右、辭、有、主為韵,《楚辞·天问》汜、晦、里...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以其終不自為大’,河上本云‘是以聖人終不為大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34_音韵_04_水海
水海按:“道渢呵其可左右也,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。萬物歸焉而弗為主,則恒无欲也,可名於小。萬物歸焉而弗為主,可名於大。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,以其不為大也,故能成大。”右【xǐwe】、有【x...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終不為大’,五注、达真、黄、邵、叶并作‘以其不自大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是以聖人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’,严遵、王弼同古本。是以聖人体道无欲,終不自為大也,故以其終不自為大,萬物自然歸之,故能成其大矣。一有纤毫之私欲,則物不歸之,安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