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6页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11_严復

严復云:“志士界说,在此。唯强行者为有志,亦唯有志者能强行。德哲噶尔第曰:‘所谓豪杰者,其心中常有一他人所謂断做不到者。’凡此,皆有志者也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07_曹道冲

曹道冲云:“外安其分,内存于道,未有不久者也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12_肖天石

肖天石云:“《周易》曰:‘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’不息者,强行也,健行也,力行不已,而周行不殆也;不能锲而不舍,生死以之,则其于道也,难成难证;故曰:‘强行者有志。’无志者,常半...
0428
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08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居止安住之地,謂之所。人能得其所,如鱼得水,似鸟歸巢,动静合宜,身心快樂,此即是止于至善之地也。渐渐进修,可以同天地而不巧,岂非长久乎!”
0515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13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四十一章:‘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’是‘有志’乃勤勉行道之意。‘强行者有志’,言勤勉行道,是有志也。”
05112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,□也”,损掩“知足者,富”四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傅奕本、白文本、范应元本皆同此,与帛书乙本合。其他诸本皆无“也”字。
0347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3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本、敦煌本均无‘者’字。”
0549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人能知足,则长保福禄,故为富也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易州‘行’下无‘者’字及‘也’字。赵写无‘也’字。《治要》卷三十四引‘行者’下有‘則’字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3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知足者自不失,故富也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室町本‘行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知足在心,心若知足,则无贪求,虽箪食瓢飲,傲然自足,可謂富矣。”
0497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有“者”字,想尔本等删字本无“者”字为误。又,“彊(简作强)”,努力,尽力。《集韵·养韵》:“彊(今简作强),勉也。”《荀子·宥坐篇》:“幼不能彊(今简作强)学...
04913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知万物皆备于我者,则莫富于此也。”
0556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7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人能强力行善,则为有意于道,道亦有意于人。”
03013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6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随境自适,心不妄贪,謂之知足。人能以澹泊自守,以寡欲自安,身虽贫而志不贫,境虽困而道不困,既无不足,则长富矣。”
0369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8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勤能行之,其志必获,故曰‘强行者有志’矣。”
0466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7_严复

严复云:“足而不知,虽富,贫耳!”
0247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9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强勉力行,曾不懈怠,自知自勝,终久不渝,可謂有志节矣。”
0298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8_肖天石

肖天石云:“知足者,常自足其足,且自足于内,以其有止,故少分即足。不知足者,常求足于外,求足于外则无止,是即能富有天下,亦不能足。”
02314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9_古棣

古棣云:“王弼注是符合《老子》原意的。‘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’(九章),‘多藏必厚亡’(四十四章),故‘多藏’、‘金玉满堂’不为富;‘能守’、‘不亡’(即王弼说的‘不失’)才算富。可...
0256

《老子》33_04_校笺_07_王雱

王雱云:“力可以勝人,不可以勝己。自勝者,克己从‘道’,能专气者。”
02813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想尔本、景龙本、敦煌丁本、遂州本、危大有本皆无“者”字,无“也”字,作“强行有志”。傅奕本、白文本、范应元本皆同此,与帛书甲、乙本合。其他诸...
04513

《老子》33_04_校笺_08_冯达甫

冯达甫云:“有力即可以勝人,没有极坚强的克制力却不能自勝。不能冲破私心杂念重围,如何謂强!故有当大敌而常勝,临着糖衣炮弹便倒下的,正在于但能勝人,不能自勝。”
0268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2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强行有志’,各本‘行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0436

《老子》33_02_校笺_07_李息斋

李息斋云:“人所以不能人‘道’者,以自見不明,而为物所勝也。若内明则自不骛外。不骛外则渐能勝物,积日既深,自然入‘道’。”
04412

《老子》33_03_校笺_07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勝人者,有力而已矣,未若自勝者,无物以损其力。用其智于人,未若用其智于已也。用其力于人,未若用其力于己也。明用于己,则物无避焉;力用于己,则物无改焉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33_02_校笺_08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自知以明言,乃本明也,猶上水之湛然也。《庄子·天道篇》有曰:‘水静则明燭须眉,平中准,大匠取法焉。水静猶明,而况精神。聖人之心静乎,天地之鉴也,万物之镜也。’”
03312

《老子》33_03_校笺_08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勝,克也。守道之士,谦柔自处,未尝欲勝人,而人每不能勝之者,惟其有定力故也。定力者何?能克去己私,而全乎天理,此自强也。”
03811

《老子》33_02_校笺_09_吴澄

吴澄云:“智能知人,徇外之智尔。能自知,则内能尽性也,故謂之明。”
043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