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07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敦煌庚、辛本均作‘求以得’。王本、景福本作‘以求得’,庚本‘得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通、容韵(东部)。川、鄰韵(文真通韵,川音春)。容、釋韵(鱼部,釋,书入声)。樸、谷、濁韵(侯部,樸,旁木反;濁,宅木反)。清、生、盈、盈、成韵(耕部)。又,奚侗...
《老子》63_02_校笺_03_奚侗
奚侗云:“‘大小多少’句,谊不可说,疑上下或有捝简。”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03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凡物’,‘凡’本作‘夫’。”
《老子》63_05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是以’以下十三字。”
《老子》16_06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‘復命曰常’,馆本无‘曰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4_02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《文选·养生论》注引‘未’上无‘其’字。臧疏‘兆’上误多‘逃’字。‘兆’,当作兆。”
《老子》16_11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公能王’,邢州本作‘公能生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豪’字,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16_音韵_05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極,职部;督,觉部;职觉合韵;作,铎部,铎觉合韵;復,觉部,铎觉合韵。云、根,文部。静、静、命,耕部。常、明、,阳部;凶、容,东部;阳东合韵。公、公,东部。王、王,阳部。...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柰卷与敦煌壬本同。严遵‘是以’作‘故’,下二‘故’字作‘則’。又,景龙碑本‘’字乃‘執’字之别构。”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13_顾欢
顾欢云:“此中古也。云去道渐远,封言著相其德,可见親爱生,上则親信于下,下则称譽于上,其功可言,则康歌载路。”
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復衆人’,古本‘復’上有‘以’。”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10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颜延之《庭诰》文用此文,作‘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’。”
《老子》65_01_校笺_02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愚’作‘娱’。”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成功事遂’,按:景福本、法京敦甲本作‘成功遂事’,宜从之。‘百姓謂我自然’,河上本、王弼‘謂’上有‘皆’字。范应元本作‘百姓皆曰我自然’;《庄子·庚桑楚篇》郭注引作‘...
《老子》65_04_校笺_09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‘故以智治邦,邦之贼也;以不智治邦,邦之德也’。各本作‘故以智治國,國之賊;不以智治國,國之福’。今依帛书甲、乙本写正。甲本‘國’字均作‘邦’,乃原文也;乙本则避讳改作...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10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按:‘大僞’与‘仁義’对文,则‘大’非大小之大···‘大’即‘汰’字。《新书·道术篇》:‘厚志隐行谓之洁,反洁为汰;’则‘大’者,夸诞之谓也。”
《老子》65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國、賊、國、福、式、式、德韵(之部,贼徂力反)。遠、反韵(元部)。邓廷桢谓:賊、福、式、德韵,遠、反韵。奚侗谓:賊、福、式、式、德韵,遠、反、順韵。
《老子》18_音韵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‘義’古皆音‘俄’。《洪范》‘无偏无颇,遵王之义’;唐玄宗改‘颇’为‘陂’,其敕略云:‘朕三复兹句,常有所据,据下文并皆协韵,惟颇一字,实则不伦,宜改为陂。’吴棫曰:...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葛无‘其’字(指后句)。”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范应元本无“此”字,“言”作“者”,无“也”字,“未”作“不”,“足”后有“也”字,谓“三者,以為文不足也”。遂州本“言”作“者”,无“也”字...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12_于省吾
于省吾云:“按:‘為’、‘僞’古通。《尚书·尧典》‘平秩南僞’,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作‘南為’。《礼记·月令》‘毋或作為淫巧’,注‘今《月令》作為诈僞’。‘文’读《荀子·儒效篇》‘取...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伯’绝句,河上本。”水海按:强思齐本河上公注引经文云:“使民有什伯”,是古河上公本与今河上公本不同。于“伯”字绝句,则与帛书等本殊异。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2_姚鼐
姚鼐云:“使素樸无以巧利為,使絶學无以聖智仁義為,而民寡欲而无憂矣。末句不用韵,古本文字在其意不拘耳。不可以此别出之也,或当為‘无憂絶學’。”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‘民’,王弼作‘人’,改‘民’为‘人’,皆唐本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1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美’與‘惡’一德,世人以为绝然相反之事,然亦不过程度之差耳。故曰‘美之與惡,相去何若?’老子此言,盖欲圣人以无为为化,而自根本上泯绝人间美惡之分也。四十九章:‘圣人无...
《老子》80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高本汉谓经文作“至治之極,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俗,樂其業”,極、食、服、俗、業韵。又“鄰國相望··老死不相往來”,高本汉改“往來”为“來往”,以叶“望”字...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07_毕沅
毕沅云:“古‘亨’、‘烹’同字,汉《刘熊碑》‘子孙亨之’、《张公神碑》‘元享利贞’,并可证。享’、‘饗’亦通。”
《老子》81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磻溪‘為人’作‘與人’。赵写无‘有’字。”水海按:赵孟頫作“聖人无積,既以為人,己愈”,漏去“有”字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