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220页

《老子》49_今译

圣人心境广大,没有私心,以百姓的心为心。善良的人,对他善待;不善良的人,也对他善待,这样就能使人人都归向善。守信用的人,对他信任;不守信用的人,也对他信任,这样就使人人都讲信用。圣...
05014

《老子》49_述评

这一章讲的是“圣人”如何处世治天下。 “理想的治者,收敛自己的意欲,不以主观来釐定是非好恶的标准,破除自我中心,去体认百姓的需求,而敞开彼此隔阂的通路。理想的治者,浑厚真朴,以善心...
0436

《老子》50_01_校笺_01_校堪

此句,帛书甲本仅残存一“生”字;帛书乙本作“□生入死”,损掩“生”前“出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传世诸本及《韩非子·解老》所引皆同此句。《文选·秋兴赋》注引句末有“也”字。
02913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9_陈鼓应

陈鼓应云:“‘百姓皆注其耳目’:百姓都专注他们自己的耳目。指百姓竞相用智,即王弼注:‘各用聪明。’在‘各用聪明’的情况下,自然会产生各种的纷争。释德清注:‘百姓皆注其耳目者,谓注目...
04613

《老子》50_01_校笺_02_韩非子

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“人始于生,而卒于死。始之谓出,卒之谓入,故曰:‘出生入死。’”
03014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1_校堪

此句,帛书甲本如此;帛书乙本损掩。今从甲本。严遵本、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王雱本、彭耜本皆同此句,与帛书甲本合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遂州本、景福本、御注三本、...
04612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渾心’,陆德明‘渾’,胡本切。篡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、叶、清源、黄并作‘渾其心’。”
04512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3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為天下渾其心’。”
0457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苏、葛、赵作‘為天下渾其心’。”
02413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作‘渾心’,罗卷作‘混其心’,各本作‘渾其心’。譣弼注曰:‘歙歙焉心无所主也,為天下渾心焉,意无所适莫也。’是王作‘歙歙焉,為天下渾心焉’。伦谓《老子》本文当作‘歙...
0347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6_劳健

劳健云:“‘為天下渾渾焉’,傅本如此。‘渾渾’,范作‘渾心’,诸唐本无‘焉’字,作‘渾其心’。皆非也。按:此乃二偶句,‘在天下歙歙焉’,承‘无常心’句;‘為天下渾渾焉’,承‘以百姓...
03514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据帛书甲本看来,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渾心”。“渾其心”乃“渾心”注文窜入。“渾渾”或“渾渾焉”,乃后人因与上文“翕翕”(或“歙歙”等)或“翕翕焉”(或“歙歙焉”等)為对所改《...
0545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1_校堪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百姓皆屬耳目焉”,“屬”为“注”之假,“屬”后无“其”字;帛书乙本作“□生皆注亓□□□”,句首损缺“百”字,“生”為“姓”之假借,“亓”即“其”,句后损掩“耳目焉...
0458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2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河上作‘注’,诸本作‘浮’,浮者染滞也,颠倒之徒,迷没世境,纵恣耳目,滞著声色,既而漂浪长流,愆非自积。聖人愍其困苦,故显其病,而六根之中,偏举两者,欲明此二患最深。...
0448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百姓皆注其耳目’,司马下有‘焉’字,陈(象古)无‘其’字。”
0497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4_俞樾

俞樾云:“按:‘為天下渾其心’下,河上公本有‘百姓皆注其耳目’七字,王弼本当亦有之,故注云:‘如此,则言者言其所知,行者行其所能,百姓各皆注其耳目焉,吾皆孩之而已。’是可证其有此句...
05315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3_高亨

高亨云:“歙歙,犹汲汲也。歙读為潝。《说文》:‘潝,水疾流声。’是潝有疾义,而潝潝犹言汲汲矣。汲本字作彶,《说文》:‘彶,急行也。’河上作‘怵’者,疑忣字之讹。忣古急字也。(见《淮...
0316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各本并有‘百姓’一句。成疏曰:‘众生妄浮耳目。’是成‘注’字亦作‘浮’。馆本作‘淫’,今各本并作‘注’。然陆出‘注’字曰:‘之树反。’则作‘浮’者盖别本。”又云:“...
0585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河上注:‘聖人在天下怵怵,常恐怖富贵,不敢骄奢。’是河上本作‘怵怵’,简文云:‘河上作怵’,是也。唐本‘怵’多作‘惵’,盖本严注。严君平曰:‘惵惵若恢恢,言虚心以包万方...
04714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注’,犹聚也,《周礼·兽人》及《獘田》,疏‘注,犹聚也’。‘注其耳目’,即聚其耳目。”
03115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5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歙歙,甲本作‘’,乙本作‘欱欱’,傅奕本、严遵本、通行本皆作‘歙歙’。、欱欱,当為歙歙之异体。河上公本则作‘怵怵’,与帛书异。”
03810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7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‘注’字,顾本成疏:‘河上作注。’···今帛书作‘屬’。《晋语》:‘若先,则恐国人之屬耳目于我也,故不敢。’韦解:‘屬,犹注也。’是‘注’谊同‘屬’,犹今语所说注意也。...
0539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6_古棣

古棣云:“帛书甲本作‘’,乙本作‘欱’,‘欱’、‘’当是‘翕’的古异体字。河上公古本(即王羲之本)作‘惵惵’,伪河上注传本有的作‘怵怵’,有的作‘淡淡’(见陆德明《释文》)。”水海...
04915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8_高亨

高亨云:“《说文》:‘注,灌也。’百姓用耳以听,用目以视,即是耳目有所灌注。故河上公曰:‘注,用也。’今人恒言‘注目’、‘注意’,即此义。”
05013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7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翕”。吴澄即云“‘歙’,音‘翕’”,“翕”当為本音本字。在《老子》第三十六章“将欲翕之,必姑张之”文中,帛书乙本作“擒”,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即作“翕”。此...
0429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歙歙’,许及反。一本作‘惵惵’。河上本作‘惔’。顾云:‘许叶反,危惧貌。’简文云:‘河上公作怵。”
0369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3_陈景元

陈景元云:“‘惵惵’,忧勤貌,又不停貌。河上公本作‘怵怵’,王弼本作‘歙歙’。”水海按:今譣诸种河上公本及河上公注文,皆作“怵怵”。
05214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惵惵’,李:图协切。陆、王弼作‘歙歙’,许及切。一本作‘惵惵’。河上作‘惔’,简文作‘怵’。司马下有‘焉’字。‘歙歙’固无义,‘惵惵’亦无理。愚意‘惵惵’,当作‘惵惵’...
0367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5_王雱

王雱云:“‘惵惵’者,恐惧之意。··一本作‘歙歙’。‘歙歙’,收敛之意。亦通也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6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聖人之在天下,歙歙焉’,‘歙’,音吸,收敛也。聖人之心与百姓之心,其初均同乎虚静、纯粹,至善未有恶也。惟聖人清静无欲,自全其初,则百姓亦清静无欲,各全其初。故聖人之在...
049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