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11_狩野直喜
狩野直喜云:“河上公本之与王弼本,经文原不相同,后世辅嗣义行,而河上注渐微,遂据王本妄改经文,以致两者混而无别,幸有旧钞足以正刊本之误。····第四十一‘建德若偷,質真若渝’;此本...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7_纪昀
纪昀云:“‘渝’,一作‘媮’。”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12_高亨
高亨云:“《庄子·山木篇》‘南方有邑焉,名为建德之国’。建德亦健德也。偷,借为嬬为懦。《说文》:‘嬬,弱也。懦,驽弱者也。’建德若偷,犹言强德若弱耳。偷与嬬、儒古通用。《左传·隐公...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輸’,各本并作‘渝’。然据范说,则古本上句作‘輸’,不应此复作‘輸’。纪谓‘渝’一作‘媮’,亦与此本上句重。似作‘渝’者是。”又云:“《说文》‘渝,变污也。’古书多用...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1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作‘偷’是也。《说文》:‘媮,巧黠也,从女俞声,字亦作偷。’朱骏声曰:‘媮,假借为愉,《汉书·食货志》:民媮甘食好衣;《路温舒传》:媮为一切;注:苟且也。《礼记·表记》...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虽然“渝”、“輸”、“愉”、“媮”古通(上古四字皆在侯部),但《老子》当作“渝”,不当与前文“媮”等重复。 又,刘师培云:“上文言‘廣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’,此与并文,疑‘真...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14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‘建’,立也。立德,犹云励行之德。‘媮’,他讴切,同‘偷’,媮惰犹云偷薄,盖谓浇薄、怠惰,与立德者励行之意适相反也。是媮偷古通,都可假作‘愉’。《集韵》:‘愉或从媮。’...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刘说是。‘悳’、‘眞’形近而误。‘悳’本作‘直’者,亦形近而误也。按:《说文》:‘渝,变污也。’‘若渝’犹十五章言‘若浊’。‘质德若渝’,言朴德之人若污浊也。此句并与上...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15_水海
水海按:当作“媮(tōu)”,苟且、怠惰之义。同“偷”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需部》谓:“媮,字亦作偷。”《汉书·元帝纪》云:“媮合苟从,未肯极言,朕甚闵焉。”颜师古注:“媮,与偷同...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11_高亨
高亨云:“《老子》原书‘德’字悉作‘惠’,后人改为‘德’。此句误作‘真’或‘直’,不然,亦必被改作‘德’矣。質,实也。《论语·雍也篇》:‘質胜文则野,文胜質则史。’皇疏:‘質,由实...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,乙本作“質□□□”,缺损“真如渝”三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。他本“如”皆作“若”。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号、S三九二六号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、司...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2_虞世南
虞世南云:“河上作‘愉’。”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7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‘偷’作‘渝’。”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質直若渝’,李‘渝’羊未切,变也。司马‘真’作‘直’。”按:彭氏《道德真经集注》载经文为“質真若渝”,而《道德真经集注·释文》则作“質直若渝”。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《庄子·寓言篇》引‘廣’作‘盛’。《史记·老子列传》‘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’,此义。疑当从《庄子》作‘盛’,是故书。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引作‘大’。各本及《文选·竟陵王行状...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2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胜上(尚)道德之人,与太虚等量,故能包容万物,若彼空谷也。‘谷’,本亦有作‘俗’字者,言能忘德,不异嚣俗也。”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应作“辱”。“”(rǔ)为后起字,故《说文》无此字。《玉篇》云:“,垢黑也。”《广韵》云:“,黑垢。”蒋锡昌云:“王注:‘知其白,守其黑,大白然后乃得。’是王以‘黑’解‘辱...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3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谷’作‘俗’。”按:敦煌乙本、遂州碑本全句作“上德若俗”。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14_王弼
王弼注云:“‘上德若谷’,不德其德,无所怀也。‘大白若辱’,知其白,守其黑,大白然后乃得。”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罗卷敦戊本‘谷’不作‘俗’,与法京敦乙本异。”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15_肖天石
肖天石云:“圣人虚心若谷,涵盖天地,无所不容,无所不应,所以致虚极,而守上德不德也。圣人纯白素朴,性天全真,一尘不染,而能含垢若污,不与世知,所以‘知其白,守其黑’,而致天下之大白...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各本作‘谷’,‘俗’之省也。言高上之德,反如流俗,即和光同尘之义。”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损掩;帛书乙本损掩一“媮”字,今据傅奕本、广明本校补。严遵本“廣德”作“盛德”,两“如”字作“若”,“媮”作“偷”,谓“盛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”。吴澄本“廣德”作“廣...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应作“谷”,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傅奕本、景龙本、顾欢本、虞世南本、御注三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杜光庭本等皆作“谷”。帛书乙本作“浴”者,“浴”乃“谷”之本字。...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建德若輸’,‘輸’,傅奕云:‘古本作輸。’引《广韵》(当为《广雅》)云‘輸,愚也’。河上公(注)作‘揄’,乃草字变‘車’为‘手’。傅奕云:‘手’字之误,动经数代,况‘...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7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德之上者,虚而能应,故如空谷。‘黔’,音辱,黑垢也。古本如此,河上公作‘辱’。白之大者,和光同尘,故如垢污。”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3_林志坚
林志坚云:“‘偷’,盗也。····有古本作‘輸’,谓委也;又云愚也。又作‘揄’,引也。奕云:‘异此字者,非书义也。’但老君大圣,为俗说经,务在当机得意为善,岂假腐儒训释,然后成经,...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8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辱’,古本作‘’。”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偷’,古本作‘媮’。‘偷’,苟且也。”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9_毕沅
毕沅云:“‘黔’,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辱’。作‘’者,所谓‘以白造缁’是矣。《说文》无‘黔’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