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246页

《老子》39_12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臧疏引顾欢曰:‘夫言高以下為基者’,是顾无‘必’字。”
03213

《老子》39_12_校笺_06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故必貴而以賤為本,必高矣而以下為基’,以上两句,其他诸本皆作‘故貴以賤為本,高以下為基’,文句简练,疑为后人修饰而成。”
04015

《老子》39_12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甲本“基”作“至”,乙本作“坛”。因甲、乙本皆把“其”作“亓”,故“至”、“坛”皆为“基”字。基,《说文》云:“墙始也,从土其声。”《诗经·周颂·焦衣》云:“自堂徂基。”《...
0296

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謂(简作谓)”借为“胃”(上古二字皆为匣纽物部),“胃”后损缺一字,帛书《老子甲本释文》校补为“曰”;“穀”,简作“橐”。帛书乙本同此句,唯“謂(简作谓)”借作“胃...
0536

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自稱孤、寡、不穀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‘稱’作‘謂’。”按:彭氏原本“穀”误作“榖”。
04213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《文子·道原篇》、《治要》、《文选·励志诗》注引‘以’上并有‘必’字。各本及《御览》四二三袁宏明谦引《汉书·魏豹田横传》颜注引并同此(傅奕本)。成疏下文‘人之所惡,唯孤...
0437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6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作‘贵者必以賤為号’。高注云:‘貴者謂公王侯伯称孤寡不穀,故曰以賤為号。’是《老子》古本作‘以賤為号’也。‘号’指下文‘自謂孤寡不穀’言,此汉诂也...
0488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9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按:上文‘天无以清’,‘地无以寧’,‘神无以靈’,‘谷无以盈’,‘萬物无以生’,均承上‘以清’、‘以寧’、‘以靈’、‘以盈’、‘以生’言,惟此句‘无以貴高’,与上‘以為...
05512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《老子》曰:‘故《老子》曰:貴必以賤為本,高必以下為基。’是為《老子》原文。《原道训》‘是故貴者必以賤為号,而高者必以下為基’,上无‘故《老子》曰’...
05611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0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当作‘侯王无以貞,將恐蹶’。‘貞’,误為‘貴’。后人见下文‘貴以贱為本,高以下為基’二句,以为承上文而言,妄于‘貴’下又加‘高’字,遂致踵讹袭谬,而义理不可通矣。”
0277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8_王卡

王卡云:“《意林》无句首‘故’字。”
0249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范作‘侯王无以為貞將恐蹙’,是也。范于上文‘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’校曰:‘河上作:侯王,则王弼同古本矣。’···张嗣成作‘侯王无以貞貴高,將恐蹙’。寇、张之象、宋河上...
02912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本为是。其他各本作“故貴以賤為本”,盖由传写而有省、夺“必”等者也。河上公注云:“言必欲尊贵,当以薄賤為本;言必欲尊高,当以下為本基。”其所据之本与帛书同,在“貴”、...
05114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2_奚侗

奚侗云:“‘為貞’,河上、王弼本均作‘貴高’,与上数句文例不合,谊亦违谬。‘貞’、‘贵’形近,因‘貞’误作‘貴’,又涉下‘貴’、‘高’句增‘高’字而删‘為’字。他本或作‘貞而貴高’...
02711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10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貴,尊高也;賤,卑下也。得一之君,故能谦下;失道之主,必致骄矜。故知骄矜是賤下之基,谦卑是尊高之本。校量得失,故有斯戒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3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‘貴’、‘高’之文,非后人据王注增改,帛书已作‘贵以高’,如果说这是踵讹袭谬,义理不通,则由来久矣。”
04914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4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此段文字,前数句天、地、神、谷平列,语例字数均同,至此句语法一变,亦犹上文‘天得一以清’数句语例字数均同,至末句‘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’语法一变,正相同也。盖连举数语,意...
0328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5_水海

水海按:张舜徽说是也。“貴以高”,其“以”,当连词“且”讲。又,帛书本句(连以上四句)的“毋已”,今本皆作“无以”,有的学者仍将“已”写作“以”,不妥。又,蹶,音jué,《释文》读音...
05012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6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言侯王当屈己以下人,汲汲求贤,不可但欲贵高于人无已时,將恐颠蹙失其位。”
0367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蹶,颠仆也。侯王得道之用,而能為天下之主,当须忘其尊崇,谦以自牧,若矜其尊貴,將恐至于颠仆,不能正定天下也。书云天生万物,唯人為靈,元后作人父母,是知圣教所属在乎一人...
04514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8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君王不能用道守贵、乖理悖德,將恐神器颠覆,社稷倾危,夏桀、殷纣即其人也。”
0325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如此;帛书乙本无“而”字。今从甲本。严遵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御注三本、傅奕本、景龙本、遂州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强思齐本、杜光庭本、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苏辙本、陈...
05615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貴以賤為本’,司马‘以’上有必字。”
0549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文选·藉田赋》注同(指河上公本作‘故貴必以賤為本,高必以下為基’)。”
0329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4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毕氏《考异》据《文选·藉田赋》注引‘貴’下‘高’下皆有‘必’字。鼎按: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及《意林》皆有‘必’字,于意为足。”
05614

《老子》39_08_校笺_10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神得道用,而能靈变无方,当须忘其精靈,若矜用其靈,將恐至于歇绝,不能妙用也。”
04614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苏作‘侯王无以正貴高’,林作‘侯王无以為正貴高’,吕、葛、苏、赵‘蹙’作‘蹶’。”
05210

《老子》39_09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胃浴毋已盈將將恐渴”,误重一“將”字。帛书乙本作“谷毋已□將渴”,损掩“盈”字,“將”下脱一“恐”字。毋,其他诸本通作“无”(或“無”)。已,除河上公本之外,其他...
0516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8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景、遂、敦三本‘侯王’与上文合,下又同。景、遂二本‘貴高’,敦本无‘高’字,然下文‘貴高’并称,有‘高’字是。”(水海按:遂州碑本,“侯王”作“王侯”,武内义雄失校矣...
05114

《老子》39_09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竭’并作‘歇’。按:应作‘渴’。”
034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