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253页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’,按:范应元同此,各本作‘自古及今’,非是。‘古’、‘去’、‘甫’韵。范谓王弼同古本,则今弼注中两作‘自古及今’,盖后人依别本改经文,并及弼注矣。...
04111
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言有君,事有宗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各本作‘言有宗,事有君’,疑此处误。”帛书乙本作“夫言又宗,事又君”,“又”为“有”的音假(上古二字皆为匣纽之部),《乙...
0488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8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景、遂、敦三本‘侯王’与上文合,下又同。景、遂二本‘貴高’,敦本无‘高’字,然下文‘貴高’并称,有‘高’字是。”(水海按:遂州碑本,“侯王”作“王侯”,武内义雄失校矣...
05214

《老子》21_音韵_05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道之為物,惟恍惟惚。恍兮,惚兮,其中有物;惚兮,恍兮,其中有象。’‘其中有物’句不与下句押韵,而与上句‘道之為物,惟恍惟惚’押韵,这即是所谓续韵例。黄侃说:孔广森《诗声...
0448
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15_水海

水海按:张舜徽说是也。《老子》原文当作“知我者希,則我貴矣”,帛书本为是。道藏集注本引王弼注引经文后句无“者”字,正与帛书合。既应无“者”字,高亨谓“贼我者贵(言害我者皆居上位)”...
02512

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榖”为“穀”的俗写(参见《龙龛手镜》)。
0448

《老子》24_03_校笺_05_水海

水海按:“見(简作见)”(xiàn),范应元云:“音現。”《广韵》:“胡甸切。”上古为匣纽元部【xian】,是“現”的古字,介绍、引荐、推荐之义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齐豹见宗鲁于公孟...
0317

《老子》71_02_校笺_05_奚侗

奚侗云:“‘尚’,上也。知之而不自以为知,是谓上德之人;若不知而自以为知,则有道者之所病也。河上、王弼本均作‘知不知,上;不知知,病’。文谊不显,兹从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所引改。”水...
04212
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1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故致數車无車’,两‘車’字,法京敦乙本上之‘車’作‘與’,下之‘車’作‘譽’,与苏灵芝御注本同。范应元曰:王弼同古本,河上公作‘數車无車’。今案:诸王本作‘輿’,道藏...
02814
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18_水海

水海按:“其”,代词,代“炊者”、“自視者”、“自見者”、“自伐者”、“自矜者”。“在道”,“在”,介词,用在动词“曰”前,表示动作、行为所涉及的对象,相当于“於(于)”,可译为“...
0366
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母閘亓所居,毋猒亓所生”,前句“毋”假作“母”(上古二字皆为明母,为双声假借),“其”作“亓”;《甲本释文》则校“母”为“毋”,校“閘(简作闸)”为“狎”,校“...
0445

《老子》41_02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中士聞道,治身以长存,治国以太平,欣然而存之。退见财色荣誉,惑于情欲,而复亡之也。”
0425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10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景、遂二本‘直’作‘正’,与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所引合。”水海按:武进庄氏校本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“曲則全,枉則正”。
03514

《老子》72_04_校笺_08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帛书本有两‘也’字、二‘而’字,文义益显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昧’,陆梅对切,李莫佩切,昏昧也。‘纇’,河上作‘類’。‘進退若道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黄、程此句并在‘夷道若纇’上。”按:彭耜刻本误刻“進道若退”为“進退若道”...
054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