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,《甲本释文》则校补為“或强或挫”,高明校补為“或强或赢”,许抗生校订為“或强或剉”。乙本作“或唑”,脱“或强”二字,《乙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或唑’上似可据傅奕本...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羸’,力為反。”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嘘’,陆、王弼作‘歔’;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、叶并作‘呴’,许具切。‘吹’,李如字。”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或彊或剉’,严遵、王弼、傅奕、阮籍同古本。‘剉’,寸卧切,折伤也。河上公改‘剉’作‘羸’。今仍从古本。”水海按:王弼本本句不同古本,而作“或强或羸”。范氏之说有误。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噤’字,严遵同古本,注引《楚辞》‘口噤閉而不言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羸’,古本作‘剉’。王本作‘挫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王弼本全句作“或强或赢”。而下句则作“或挫或隳”,才出“挫”字,但亦非本句“剉”字。焦氏此说有疏失。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呴’,陆、王弼作‘歔’。一作‘嘘’。古本作‘噤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5_毕沅
毕沅云:“‘剉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羸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6_毕沅
毕沅云:“《说文解字》无‘呴’字;云:‘嘘,吹也;’‘吹,嘘也;’又云:‘歔,欷也;’‘欨,吹也。’疑‘呴’应作‘欨’,古字‘歔’、‘嘘’应同。”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或嬴’,各本作‘或赢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7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或呴或吹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8_王昶
王昶云:“至无‘噤’作‘呴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林、苏作‘或呴或吹’,吕作‘或煦或吹’,葛、赵作‘或嘘或吹’。”水海按:林希逸本作“或嘘或吹”,张氏之说有误。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10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按:‘歔’本字当作‘嘘’。下文‘或强或羸’,‘强’与‘羸’反,则‘嘘’亦与‘吹’反。《玉篇·口部》:‘嘘’、‘吹’二字相通。即本《老子》。又引《声类》云:‘出气急曰吹,...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‘噤’字同此。寇、磻溪作‘煦”,罗卷、馆本、易州、臧疏、彭、白、赵写作‘嘘’,二张、赵、吴作‘呴’。字当作‘噤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10_冯达甫
冯达甫云:“故,犹‘夫’,提示之词。碑本、龙本、敦煌丁本正并作‘夫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11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故物···’,真本、古本皆作‘凡物···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12_古棣
古棣云:“‘故’字,如作联系词确误,可能是错简之后,传抄者為使之与上文联接而加‘故’字,其实在内容上是无法联结的。作為独立一章之首段,不应是联结词‘故’字,而应是发语词。‘故’字在...
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依余说于‘執者失之’下,增‘是以聖人无為,故无敗;无執,故无失。’”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13_高明
高明云:“甲本句首无虚词,而今本句首分别作‘故’、‘夫’或‘凡’等字。乙本句首有两字相叠,似初写一字后又改写,故字迹不清,帛书组以‘○’表示,此当释为‘故’字,甲本遗漏。”
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5_古棣
古棣云:“‘為者敗之,執者失之’為止,显然一章未竟,可是接下去的却是:‘夫物或行或隨,或歔或吹,或强或羸,或載或隳。是以聖人去甚,去泰,去奢。’这完全与上文不相干。高亨有見于此,说...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甲本句首无“故”(或“夫”或“凡”),乙本有一字迹不清的改写字,不便断定是何字,故“故物”说、“夫物”说,真是“公、婆皆有理”,但尚无法确定“物”前之字,只好暂从帛书甲本。...
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為者敗之’二句,又见第六十四章。《鹖冠子·备知篇》曰:‘故為者敗之,治者乱之;’当亦本此。”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或炅或□”,“吹”字损掩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作“或熱(简作热)”,“熱(简作热)”即“炅”的后起字,误脱“或吹”二字。《乙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或熱(简作热)...
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古棣认為“為者敗之,執者失之”与下文“物或行··”一节意义不相干,便于“執者失之”后增“是以聖人无為··民之从事··则无敗事”三十三字,而把“物或行或随·”一段另置為独立一...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物或歔’,‘歔’音虚,河上本作‘呴’,许具反。”水海按:顾欢本与强思齐本引河上公注文并作“嘘”,一河上公本当作“嘘”。晋朝的王羲之书写河上公本即作“或嘘或吹”,可知古...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“隨(今简作随)”假作“隋”(上古二字皆為邪纽歌部)。今从甲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杜光庭...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故物’,苏、五注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‘故’并作‘凡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故物或行或随’,《音辩》云:‘故,一作凡。’”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夫物’,各本作‘故物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