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36页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是以大制无割’,各本作‘故大制不割’。”
0498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大制無割’,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故大制不割’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亦作‘無’。”
04712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7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‘不割’,当作‘無割’。王注云:‘以天下之心為心,故無割也;’足证王本作‘無’。《道应训》正作‘大制無割’。此作‘不’者,后人因下篇有‘方而不割’之语改之。”
0358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‘大’上有‘故’字,‘無’作‘不’。”
0297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各本‘大制’上并有‘故’字。磻溪作‘大制不割’;易州作‘是以大制无割’;馆本作‘是以大制不割’;罗卷作‘是以大剬无割’,‘制’作‘制’者,形近而误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...
0556

《老子》28_09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德不貣,復歸於无極”,“德”前“恒”字脱(高明把原文写為“恒德不貣”,有疏忽之处),当补。乙本前句作“恒德不貸”,“貸”為“忒”的假借,后句同此。今诸通行本皆无...
05914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2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樸’,甲本作‘楃’,乙本作‘樸’。今从乙本。樸,指原始的质樸,即指‘道’。器,指失去原始质樸之后的具体器用。‘之’,甲本、乙本无此字,傅奕本、通行本皆有‘之’字。今据...
03313

《老子》28_09_校笺_02_水海

水海按:“復歸於无極”,“无極”,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境界,这里指“道”。王弼注云:“不可穷也。”谓道大无外。成玄英疏云:“无極,道也。常能弃(应為‘知’)明守暗,其德不差忒,復我...
0408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3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樸散則為器,聖人用之則為官長。是以大制不割。’这是混入正文的注语。《老子》书中‘樸’字是道的别名(但也说过‘我无欲而民自樸’,那也是就民德符合道的纯樸特征而言),因此是...
0478

《老子》28_09_校笺_03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常德应用,曾不差忒,德用不穷,故復歸於无極。”
0699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古棣说不确。一般学者按通语之释,“樸”即指“樸真”之道。王弼注云:“樸,真也。真散則百行出,殊类生,若器也。”成玄英疏注:“樸,真本也。散,布分也。器,用也。”徐大椿注云:...
04710

《老子》28_09_校笺_04_肖天石

肖天石云:“无極者,天地未形,万物未生之象也。”
0596

《老子》28_09_校笺_05_吴静宇

吴静宇云:“復歸无極,就是与原道相合的意思。”
0668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楃散□□□,□人用則為官長”,“樸”假作“楃”(上古二字皆為屋部,属叠韵通假),前句损掩“則為器”三字,后句损掩“聖(简作圣)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“聖...
0335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官長’,‘長’丁丈反。”
06910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長’,林云:或以音韵‘之’。”
0378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長’,上声,主也,大也。”
0288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5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全引此章,独无‘樸散則為器’句。”
03613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6_俞樾

俞樾云:“‘聖人用之則為官長’,按:此河上公本也。河上注曰:‘聖人升用,則為百官之元長也;’是其本作‘聖人用之’。至王弼注曰:‘聖人因其分散,故為之立官長;’則当作‘聖人因之’,方...
0437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‘則’(指‘用之則’之‘則’)作‘以’。”水海按:苏辙本经文“則”如字,而注文谓“人君分政以立官長”,似苏辙注文本作“以”。
0356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8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朴散’各本‘散’下有‘則’字。‘用為官長’,各本‘用’下有‘之則’字。”
0326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樸散則為器’,易州、罗卷、臧疏无‘則’字。按:‘分散’字当為枝,《说文》曰:‘分离也;’今通用‘散’。‘聖人用之則為官長’,按:三十二章弼注曰:‘始制,谓樸散始為官長...
03513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王注:‘樸,真也。’真即先天地而生之‘道’也。二十九章河上注:‘器,物也。’物即万物也。‘樸散則為器’,言道散而為万物也。‘因’、‘用’一声之转,谊可相通。‘官長’...
04615
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13_吕惠卿

吕惠卿云:“為天下式,无往而非一,則常德不忒矣。不忒,則不差矣。”
0445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1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景龙本‘朴’,本或作‘璞’。《玉篇》引《老子》曰:‘璞散則為器。’《文选·演连珠》注引《尸子》曰:‘郑人谓玉未理之者為璞。’”
03014

《老子》28_07_校笺_0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白’,昭明也。‘黑’,暗昧也。‘式’,法〔式〕也。夫能守雌静,則德明昭明,德虽昭明,不以矜物,当如暗昧,自守淳和,能如此,則可以為天下之法式矣。”
0429

《老子》28_07_校笺_05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‘白’,昭明也;‘黑’,暗昧也;‘式’,法〔式〕也。自显明白,炫燿於人,人必挫之,良非智者。韬光晦迹,退守暗昧,不忤於物。故是德人能知白守黑利害者,可為脩学之洪范也。...
05513

《老子》28_07_校笺_06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知白守黑,不受万物之染,终无得失之患,所以聖人以此為天下式,即万民之模范,万事之准則也。”
05414
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前句同,后句“貣”作“貸”。今从甲本。想尔本、索洞玄本、敦煌丁本、遂州本无“為天下式”句,“恒”作“常”,“貣”作“貸”,谓“常德不貸”。景龙本、(唐)李荣...
0265
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不忒’,忒,吐得反,顾云‘差也,爽也’。”
010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