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45页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?以此。’按(唐)李荣本‘哉以此’,作‘以此哉’。‘吾’為圣人之代名词。‘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?以此。’谓圣人何以知衆人生活之狀况乎?以道而知之也。”
05115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飄風不終朝’,一无‘故’。‘終’,古本作‘崇’,下同。‘飄風’,疾風也;‘驟雨’,暴雨也。自旦及晡為‘終朝’,自朝及莫(暮)為‘終日’。風雨震荡飄忽,必不能久。”水海...
0519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8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谓失道者則同於失道之人,故同於道者,有道者亦与之相得。同於德者,有德者亦与之相得。而同於失者,則失道者亦与之相得。此乃同声相应、同气相求也。是知人之言行,当疏通安静,不...
05113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14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近人马(叙伦)、高(亨)、劳(健)、蒋(锡昌)均从之(指刘师培、易顺鼎说)。如按:刘、易所说固辩,而极烦琐;仅凭文字考证,未及义理训诂。且即使王弼亦冠‘出於’二字,仍不...
05110

《老子》48_01_校笺_07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有‘者’字是也。帛书乙本作‘為學者日益,聞道者日損’,文义尤胜。”
05115

《老子》01_06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徼’,小道也,边也,微妙也。古吊反。”
0519
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淵貧’,‘貧’,河上作‘乎’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07_俞樾

俞樾云:“‘天門開闔,能无雌’,义不可通。盖涉上下文诸句而误。王弼注云:‘言天門開闔,能為雌乎,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。’是王弼本正作‘能為雌’也。河上公注云:‘治身当如雌牝,安静柔弱...
0517

《老子》32_06_校笺_09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始制有名’,按:始为道制名,道乃有名。‘名亦既有,夫亦將知之。知之可以不殆。’二‘之’字,王本原作‘止’。河上本作‘之’。今据改。按:‘夫’猶彼也,指侯王言。‘止’作‘...
0518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3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正是言聖人之道,广大悉备之义。聖人者,大道之用也。大道者,聖人之体也。聖人与大道為体用,是何如其大也。”
0518

《老子》21_04_校笺_0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以无形始物,不系成物,万物以始以成,而不知其所以然。故曰‘恍兮惚兮,【其中有物】;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’也。”
0519

《老子》43_01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淮南子》无上‘之’字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44_02_校笺_0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得多利而亡其身,何者为病也。”
0517

《老子》79_03_校笺_11_节解

节解云:'谓人行道德,司命赐算;人行其恶,司殺徹其籍,此之谓也。'高亨云:'按:'徹'疑当為'殺',盖篆文'徹'作'',《说文》'殺'古文作'徽',形相近。《老子》此字作'',后人不识,误以為'徹'...
0515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范同此(傅奕作‘故物无棄物’),各本无‘故’下‘物’字。罗卷‘故’字处残,不审仍作‘而’字否?馆本、易州‘故’作‘而’,无‘而’后‘物’字。”又云:“按:陆于此下至章末...
0517
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04_石田羊一郎

石田羊一郎云:“‘不治’本作‘不為始’,‘為’字恐后人所增,‘始’与‘治’字形相近,传写者误作‘始’耳。王弼本作‘而不辭’,‘辭’字恐本作‘罱’,治古文,后人误加辛旁為‘辭’,‘不...
05113
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莫之爵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达真、陈、黄、程并上有‘夫’字。”
0515

《老子》52_08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習常’,御注、高翻作‘襲常’。”
05112
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“舍”(shě),后来写作“捨”,是“捨”的古字。《广韵·马韵》谓:“舍”,同“捨”。《易经·贲》云:“舍车而徒。”《经典释文》谓:“舍,音捨。”《尚书·汤誓》云:“舍我穑事...
0515
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窪’,李:乌瓜切,埳也。地窪則水满,喻谦德常盈。”
0516

《老子》22_08_校笺_0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自恃曰矜。有所長,而不自恃,故長。”
0516

《老子》77_05_校笺_08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所谓‘天之道,损有餘而補不足’,这正是老子看到自然界的一切,都是统一的,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对立的矛盾中,又都具有同一性。例如,昼夜交替、暑往寒来等自然现象,从直观看来,它...
05115

《老子》28_述评

老子在本章节中巧妙地表达了他的进取思想。《庄子·天下篇》引述老聃之语:“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谿。知其白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”并对此发微说:“以‘濡弱’、‘谦下’为表,以‘空虚’、...
0518

《老子》57_音韵_05_水海

水海按:“以正治邦,以奇用兵”,邦【peon】,东部;兵【pian】,阳部。东部【on】和阳部【an】,都是阳声韵,主要元音相近,韵尾相同,故可旁转,东阳合韵,邦、兵押韵。“以无事取天下,吾何...
05115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1_帛书老子乙本释文

《帛书老子乙本释文》校注:“‘裙’,甲本作‘園(hǔn)’,通行本作‘混’。‘裙’,疑即‘緄(kǔn)’字,《战国策·宋策》‘束组三百緄’,注‘十首為一緄’。在此读為‘掍(hǔn)’,同...
05113
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前句,后句同此;帛书乙本作“莫知亓□□□有國”,前句损一“極”字,后句损“可以”二字;帛书《老子甲、乙本释文》已校补,今从。龙兴观本“莫”作“能”,谓“能知其極...
05111
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无‘動’字,吕、葛同王弼。”
05111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15_王道

王道云:“无間,无隙也。寻丈之水,能浮万斛之舟;六尺之辔,能驭千里之马;至柔馳騁至剛者,此类是也。天地之气,本无形也,而能贯乎金石;日月之光,本无质也,而能透乎蔀屋;无有入於无間者...
05114
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忒’,敦煌本作‘貸’,按‘貸’假借為‘忒’。《礼记·月令》‘毋有差貸’,即毋有差忒也。章炳麟《新方言》曰:‘《月令》注:不貸,不得过差也,貸本作忒。今人谓过曰忒,如过...
0518
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10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吾不以師道为尚,不得已而用,何矜驕之有也。”
05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