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14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專,任也;致,极也。言任自然之氣,致至柔之和,能若婴兒之无所欲乎?则物全而性得矣。”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全损,帛书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想尔本、敦煌丙本、成玄英本“門”作“地”,“啓(简作启)”作“開(简作开)”,“能”作“而”,无“乎”字,谓“天地開闔,而為雌”。敦煌...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15_陈景元
陈景元云:“旧说曰:專,一也;任也。氣者冲和妙氣也,又自然之氣也。夫人卓然独化,禀自然冲和妙氣,氣降形生;自无染杂。若乃專任冲妙,知见都忘,使氣自纯和,形自柔弱,不为众恶所害,是得...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16_水海
水海按:“搏”为《老子》本字,帛书乙本假为“槫”,即为证。诸解多以“專”释义,然而“專”非《老子》本字也,故不取。“搏”则为《老子》其书所用楚方言也。《说文》云:“搏,圜也。从手,...
《老子》10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“蓝”作“監”,“毋”后有“有”字。今从甲本。其他诸本“脩”作“滌(简作涤)”,“藍”作“覽(简作览)”,“毋”作“无”。宋刊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景龙本、易玄...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能婴兒乎’,一‘能’下有‘如’。”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王弼无‘如’字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‘致’作‘至’。”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4_俞樾
俞樾云:“按‘能如婴兒’句,河上公及王弼本无‘如’字,无‘如’字,于文义未足。惟傅奕有‘如’字,与古本合。”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氣’作‘炁’,无‘如’字,苏亦无‘如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6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‘能’下当有‘如’字,是也。惟‘乎’字亦系衍文。‘能’字亦系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2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抱一’,古本作‘衰一’。字同。”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7_奚侗
奚侗云:“傅奕本‘能’下有‘如’字,乃增字以足其谊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‘能’下有‘无’字,盖涉‘无離’、‘无为’、‘无疵’、‘无知’等‘无’字而衍。《庄子·庚桑楚篇》引《老子》曰...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“衰”,后来写作“抱”。“褒”为古字,乙本作“抱”为今字。《说文》云:“褒,裹也。从衣,包声。”徐铉注:“今俗作抱,非。”段玉裁注:“《论语》:‘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...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范‘氣’作‘炁’,嵇康《难张辽叔宅无吉凶摄生论》曰:‘專氣致柔;’盖本此文。则嵇所据本亦作‘致’。王弼注曰:‘能若婴兒之无所欲乎?’臧疏引节解曰:‘大道流布,若婴兒...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以上诸说,均不失为一家之言。但管见认为“抱”则为《老子》书所用楚方言,其义为“耦”(或“偶”)。扬雄《方言》卷二云:“抱,耦也。(郭璞注云:‘耦,亦匹,互見其义耳。’)荆、...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9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王本经文云:‘專氣致柔,能如婴兒乎?’是王本有‘如’字。王注:‘能若婴兒之无所欲乎’,‘若’即‘如’也,证以王注,则王本当有‘如’字。···奚氏...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5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能无離’,‘離’,力智反。”按:疑陆见王本无“乎”字。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10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经纶堂本无‘乎’字,下同。‘婴’作‘孾’,注亦作‘孾’,景福本同。‘能’下室町本有‘如’字。‘氣’字为华夏先哲之素朴唯物主义思想。《老子》之‘專氣’,即《管子·内业篇》...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6_李道纯
李道纯云:“‘抱一能无離’,已下六句,加一‘乎’字,非。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7_薛蕙
薛蕙云:“‘能无離乎’,一无‘乎’字,下五句并同。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强本成疏:‘抱一能无離’,是成无‘乎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9_俞樾
俞樾云:“河上公本无‘乎’字,唐景龙碑亦无‘乎’字。然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《老子》曰:‘載營魄抱一,能无離乎?專氣致柔,能如婴兒乎?’则古本固有‘乎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20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‘乎’字系衍文。罗振玉曰:‘景龙、御注、敦煌乙、敦煌丙、英伦诸本,均无乎字,以后各乎字同。’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21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有“乎”字,今本多捝误。帛书乙本、敦煌唐写本S四七七《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》、道藏河上公本有“乎”,足证古本固有“乎”字。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前句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,后句同此;帛书乙本“搏”作“槫”,《乙本释文》校改作“搏”(高明、许抗生亦校为“搏”)。其他文字同此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。其他诸本“搏”...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07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钟会注云:‘載,辞也。’盖下皆四字,此独多一字,故士季以为发语之词。《礼器》碑文曰:‘皇戏统华胥,承聖天外。’首句五字,以后数十句皆四字,乃知古人原有斯例,然施之首句则...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18_水海
水海按:“功遂”,遂,成就、成功之义。《广韵·至韵》:“遂,成也。”《篇海类编·人事类·定部》:“遂,就也。”功遂即功业成就。“身退”,王真注:“非谓必使其避位而去也,但欲其功成而...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“載(简作载)”为“哉”说非也。帛书乙本上章末二句作“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”,句尾收以“也”字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所引亦然。帛书乙本上章“而允之,不可長葆也;金玉盈室,莫之能...
《老子》09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已、保、守、咎、道韵(之幽通韵,已叶音酉,保音探)。邓廷桢谓:保、守、咎、道韵,“保”,古音补阜切;“道”首声,古音在幽部。高本汉谓:“驕”字叶已、保、守、咎、道...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09_毕沅
毕沅云:“诸本‘褒’并作‘抱’。按:‘褒’,裹也;‘抱’同‘捊’,取也,义异,应用‘褒’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