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16页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越语》‘持盈者与天’;《史记·楚世家》‘此持满之术也’;《诗经·凫鹥序》‘能持盈守成’;皆‘持盈’连言,盖为古人成语。‘盈’之作‘满’,则以惠帝讳而改。老子欲与下...
04114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7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持满’即‘执盈’也。《史记·乐书》‘满而不损则溢,盈而不持则倾’;此作‘持而盈之’,于义为优。《荀子·宥坐篇》:‘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,有欹器焉。弟子挹水而注之,中而正...
0436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8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殖’,甲、乙本皆作‘植’,《说文》无‘植’字,疑为‘殖’字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殖,积也。’殖即积累的意思。‘已’,止也。”
0317

《老子》08_音韵_05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居善地’,义不可解。‘地’疑当作‘坤’,形近而讹。《周易·说卦》:‘坤,顺也。’‘坤’古亦作‘巛’,《广雅·释诂》:‘巛,顺也。’(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说巛即川字,借为坤...
04515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9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严遵‘持’作‘殖’,谓积其财宝也。帛书乙本作‘植而盈之,不若其已’。按:‘植’乃‘殖’字的异体,谓货殖也。如依帛书,则语译可作:‘财货殖储得满满的’,势必添字。故仍依今...
05115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政善治’,臧疏、易州并同此,馆本作‘正’。”又云:“‘事善能’,馆本作‘事能’。”
05215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作‘政’是也。《老子》书中‘正’、‘政’二字互见,五十八章‘其政闷闷,其政察察’;与此均用‘政’。‘治’字,《释名·释言语》:‘治,值也,物皆值其所也。’”
0366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此‘正’,当读如字。老子治国,主张清静无为,故即以清静之道为正。此《老子》特有名词也。四十五章‘清静为天下正’;五十七章‘我好静而民自正’;皆‘正’、‘静’互言,可证‘...
02713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“正”、“政”古虽通用,然《老子》古本当作“正”。此一“善”,直述水“道”,非论政道,故当作“正”,不作“政”也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作“正”者是。王弼云:“言水皆应於此道...
0327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11_苏辙

苏辙注云:“圆必旋,方必折,塞必止,决必流,善信也。”余培林云:“‘信’,诚信的意思。水并不言,但水能照人,功用相同於言。水照人时,美丑妍媸,各如其形,这就是‘信’。有德之人,所说...
0515
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“争”作“静”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顾欢本、傅奕本、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林希逸本、董思靖本、王雱本、陈景元本、彭耜本、寇才质本、赵孟頫本、大田晴轩本“尤”下有“...
03613
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无尤矣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清源并无‘矣’字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无尤’,一下有‘矣’字。‘夫’,音符。‘尤’,过也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并无‘矣’字。”
04310
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、吕无‘矣’字。”
05211
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臧疏、彭、寇‘矣’字同此。磻溪无‘矣’字。按:‘尤’为‘就’省。《说文》曰:‘就,罪也。’”水海按:不必把“尤”校为“就”。“尤”,孔广居《说文疑疑》云:“尤,古肬字。...
04915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善治’,‘治’直吏反。”
02710

《老子》08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淵、信韵(真部,“淵”,一均反,“信”平声)。治、能、尤韵(之部,“能”,奴其反,“尤”,音怡)。姚文田谓:淵、仁、信韵,治、能、時、尤韵。邓廷桢同姚韵,并谓:“...
0429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作‘正’,《永乐大典》作‘政’。作‘正’者非。”
03810

《老子》08_音韵_02_江有诰

江有诰云:“‘信’,息晋切。按古惟读平声,至汉人乃间读去声,当與真部并收。《老子·易性篇》‘善’、‘信’与‘淵’、‘信’叶。《虚心篇》‘其中有信’之‘信’與‘真’叶。”(《唐韵四声...
0466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政善’,河上作‘正善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河上公本及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河上公本经文并作“政”,宋刊河上公本则作“正”。
05312

《老子》08_音韵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居善地’,此上盖脱一句。此文两句一韵,‘地’、‘人’、‘治’、‘時’皆韵也。石田羊一郎删此句。”
03611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5_纪昀

纪昀云:“《永乐大典》作‘政’。‘政’、‘正’古通用。”
0308

《老子》08_音韵_04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此章‘淵’、‘仁’、‘信’为韵;‘治’、‘能’、‘時’、‘尤’为韵。马说非是。”
0487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政’作‘正’。”
0635
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善人’,各本作‘善仁’,古字通。”
0526
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王羲之本亦作‘人’。”
0416
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7_高明

高明云:“‘予善天’,甲本‘天’字捝漏,抄写之误,当据乙本补。今本作‘與善仁’或‘與善人’。
03515
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‘人與仁古通。’近年内出版之《老子》注译,此经文多从今本,将帛书甲、乙本改作‘與善仁’。窃以为‘予’字和‘與’词义虽同,而‘天’字與‘仁’字意义迥别。问题未待深研,即随意...
04612
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高明说甚是。今本作“與善仁”者,“仁”乃后人所篡改。河上公本作“仁”(或作“人”),然其注文非为“與善仁(人)”之注文,而为“予(與)善天”之注文,可知古河上公本作“予(與...
05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