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4_音韵_04_水海
水海按:“道渢呵其可左右也,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。萬物歸焉而弗為主,則恒无欲也,可名於小。萬物歸焉而弗為主,可名於大。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,以其不為大也,故能成大。”右【xǐwe】、有【x...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終不為大’,五注、达真、黄、邵、叶并作‘以其不自大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是以聖人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’,严遵、王弼同古本。是以聖人体道无欲,終不自為大也,故以其終不自為大,萬物自然歸之,故能成其大矣。一有纤毫之私欲,則物不歸之,安能...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以其不自大’,古本‘其’下有‘終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《老子翼》中的经文作“是以聖人終不為大”,而《考异》則作“以其不自大”。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6_纪昀
纪昀云:“‘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’,按河上公注本作‘是以聖人終不為大,故能成其大`;《永乐大典》作‘以其不自大,故能成其大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是以聖人’,一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。”水海按:薛本无“能成其大也”。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、葛、苏无‘是以····’一句。”水海按:葛玄序文本、苏辙本仅有此句“是以聖人”四字,而无后半句“能成其大也”五字。张氏之说有误。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6_纪昀
纪昀云:“按:《永乐大典》有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九字。”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7_柳存仁
柳存仁云: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,明祖(明太祖)盖用吴草庐(吴澄)本子也。”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歸焉’,古本作‘歸之’。‘不為主’,‘為’,一作‘知’。可名於大尔,言不可名大。既云可左可右,所以非大。非大,所以成其大。”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8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诸王本无‘是以聖人’之文。王本不言‘聖人’,而直承上文,其主语当為首句之‘大道’。验之帛书,应以有‘聖人’為是,这是由论述大道之所以‘可名於大’而推及体道的聖人应如何以...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6_毕沅
毕沅云:“‘萬物歸之而不知主’,河上公、王弼‘之’作‘焉’,‘知’作‘為’。‘可名於大矣’,王弼作‘可名為大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9_刘韶军
刘韶军云:“‘是以’句,明太祖本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。唐玄宗注疏本、宋徽宗本、清世祖本三家作‘是以聖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7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河上作‘為大’,《大典》作‘於大矣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与今通行本勘校,傅奕本等古本有此句,而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范应元本等本皆捝“之能成大也”或“能成其大也”等半句,当应据帛书甲、乙本补正。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‘萬物歸之而不知主’,葛、林、苏、赵‘歸之’作‘歸焉’,吕、葛、林、苏‘知’作‘爲(简作为)’。‘可名於大矣’,吕(知常)、苏作‘可名為大’。”水海按:元刻林希逸本经文作...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1_吴澄
吴澄云:“道之至大也··而不自以為大;聖人亦若此矣,是以能成其大也。”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寇、磻溪‘知’作‘為’。罗卷‘知’作‘為’,无‘而’字。臧疏‘之’作‘焉’,‘知’作‘為’,无‘而’字。成疏曰:‘至道寥廓,萬物歸之,不主之义,已如前释。’是成作‘萬物...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范谓王同古本,則范见王本作‘萬物歸之而不知主’,当据改正。十章弼注:‘凡言玄德,皆有德而不知其主;’四十二章弼注:‘故萬物之生,吾知其主;’一則曰‘不知其主’,一則...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1_高明
高明云:“乙本保存完好,唯假‘命’為‘名’。与今本勘校,王弼、河上诸本均与帛书相同。按:‘不為主’与‘不知主’虽一字之差,意义迥然不同。从经义分析,‘不為主’谓至道寥廓,萬物歸之,...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作“萬物歸焉而弗為主,可名于大”。先说作“歸焉”而不作“歸之”。如上所述“焉”是兼词,相当於“於之”。“於”,介词;“之”,代词,代“道”。“萬物歸焉”,就是...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3_楼宇烈
楼宇烈云:“道无為而无不為,冥冥中主宰一切,所以既可名為小,又可名為大。大者,‘取乎弥纶(充满)而不可极’;小者(微),‘取乎幽微而不可睹’(《老子指略》)。”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是□聲人之能成大也”,损掩“是”之后“以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“聖(今简作圣)”假作“聲(简作声)”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乙本同此句,唯“聖(今简作圣)”写作...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五注、达真、黄、邵并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;叶无‘成’字,馀同。”水海按:彭耜本无“能成其大也”。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严遵、王弼同古本。”水海按:范应元本无“能成其大也”。又,今见王弼本无此句,不同於《道德经古本篇》。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12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考韩康伯《周易》注:‘衣被萬物,故显诸仁;’即本《老子》。康伯学出於王弼,必从弼本,疑弼本作‘衣被’。傅奕本亦作‘衣被’,正古本之尚存者。俞氏讥奕率臆妄改,殆未深考与。...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萬物歸焉□□為主,可名於大”,前句损掩“而弗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后句同此。乙本前句同此句,后句作“可命於大”,“名”作“命”(上古“命”通“名”,二字皆...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1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愛養’,王羲之、范本作‘衣被’,遂州本作‘依養’,义均可通。朱骏声曰:‘愛,假借為篓。《说文》:篓,蔽不见也,从竹爱声。《楚辞·九歌》: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。竹善蔽,故...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萬物歸焉而不知主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程并作‘萬物歸之不為主’。‘可名於大矣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程并无‘矣’字,陈作‘可名為大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此句,通行本与帛书甲、乙本差异甚大,据考当从帛书甲、乙本。高明云:“王弼作‘衣養萬物’,河上、易玄作‘愛養萬物’,傅、范作‘衣被萬物’,今譣之帛书甲、乙本,既不作‘衣養萬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