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30页

《老子》54_07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:‘故言有余···故其德能普。’是成(玄英)‘乃’作‘能’。按‘普’为‘溥’之假借。《说文》:‘溥,沛也。’傅本作‘溥’,乃用本字。‘修之天下,其德乃普’,言修...
05110

《老子》31_13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戰勝,以喪禮處之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清源、程、邵‘勝’下并有‘則’字。”
02710

《老子》32_04_校笺_03_徐梵澄

徐梵澄云:“‘以俞甘露’,‘俞’、‘澍’通假。通行本作‘以降甘露’。‘甘露’,古史数志其事,且以之纪年。或谓某种植物微菌,在空气中遇水气凝成。以其罕有,谓为吉徵。或者《老子》此说乃...
04310

《老子》10_08_校笺_0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‘生而不有’下两句与二章文同。《庄子·达生篇》引‘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’,同此。顾本成疏:‘故施為利物,亦无思造之可恃也。’又,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成疏:‘為而不恃,長...
05410

《老子》57_06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’。司马光‘伎’作‘利’。”按:宋刊河上公本作“伎巧”,而道藏河上公本则作“技巧”矣。
03010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居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不名有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经文作“功成不名有”,而《考异》引经文作“功成不居”。
04910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9_奚侗

奚侗云:“‘衣養’,猶云覆育。有覆育萬物之功,而不為之主,是自处卑下也,故云‘可名於小’。此二句(指‘衣養萬物而不為主’和‘可名於小’)与下二句相偶。各本‘可名於小’句上,误赘‘常...
03610

《老子》58_04_校笺_0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禍福循环,倚伏无准,谁知穷極者?”
05510
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0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故貴以身為天下者’,古本。一本作‘故貴以身為天下’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魚脱於淵,则必见失矣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魏都赋注》引作‘古之士’。”
02710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07_魏稼孙

魏稼孙云:“(景龙)碑皆以‘熟’為‘孰’,御注‘成之熟之’作‘熟’,馀作‘孰’,严失校。”
03410

《老子》38_03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(景龙)碑本作‘无以為’,是也。皆川愿《老子绎解》云:‘一作上德无為而无不為,下德為之而无以為,疑从褚本者。’褚本者,晋王右军书《道德经》,有褚遂良贞观十五年跋之本。由...
0566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夫慈,以陳則正’,范同此。各本作‘以戰則勝’,卷子成疏作‘以陳則勝’,旁改‘陳’为‘陣’。馆本作‘以陣則政’。譣弼注上文‘一曰慈’曰:‘夫慈以陳則勝。’是王作‘以陳則...
04710

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禄,通“琭”。琭琭,玉美貌。作“碌碌”、“渌渌”,皆一声之传。硌硌,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《老子》经文作此字,与帛书乙本合。《玉篇》云:“硌,力各切,山上大石。又石次玉。”朱...
03910

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残餘之食,疣贅之行,凡物尚或惡之,故有道之人,不處斯事矣。”
04710

《老子》41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;帛书乙本作“弗笑□□以為道”,损缺“不足”二字,据通行本校补。“弗”,他本以及《艺文类聚》十九所引皆作“不”。
03710

《老子》72_述评

这一章节是老子政治思想的光辉点之一,其主旨是反压迫反暴政。 老子认为,统治者对待人民要宽厚,“毋闸其所居,毋猷其所生”,不要用暴政逼迫人民,不要用威权压制人民。如果一味凭借威力、恐...
03810
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寂兮寥兮’。”
05510

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全部损掩。今从甲本。帛书《老子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憯(cǎn)字左旁残损,今据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、《喻老》、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引及范应元《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》等书...
03110
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''契',李苦计切,心也。左為阳,心属阳,以其能合前境,故曰'契'。'
04710
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全损;帛书乙本前句损掩一“為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,后句全損,《乙本释文》校补為“无為而无不為也”,许抗生校为“无為则无不為”,皆不合《老子》本义(见下文笔者校注...
04410
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六十一章:‘牝常以静勝牡,以静為下。’牝,雌也。牡,雄也。《老子》以雌表好静好下之德,以雄表好动好上之德。《说文》:‘谿,山渎无所通者,从谷,奚声。’《尔雅·释水》李注...
06010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作而不為始’。”
05210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5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歙歙,甲本作‘’,乙本作‘欱欱’,傅奕本、严遵本、通行本皆作‘歙歙’。、欱欱,当為歙歙之异体。河上公本则作‘怵怵’,与帛书异。”
03810
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6_王卡

王卡云:“‘夫何故?以其求生之厚’,敦煌唐写本S三九二六与P二六三九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句末有‘哉’字。影宋本‘求生’作‘生生’,譣河上注云:‘以其求生活之事太厚’,则作‘求生’于...
03710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15_水海

水海按:古棣謂句首有“故”字,非是。此句以下言“善者果···”之义项,从语法关系和逻辑事理上来说,与上文“其事好還,師之所居,楚棘生之”之义项,并非因果关系,既非因果复句,亦非因果...
05110

《老子》06_音韵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牝’,《广韵》旨、轸兼收‘牝’字。按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‘死’、‘牝’协音,《老子》‘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’,皆未转入轸。”(《说文声类·上篇脂类》)
03510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8_柳存仁

柳存仁云:“玄宗疏‘其德乃餘’句,‘乃’讹作‘有’;玄宗注本皆不误。又玄宗注本‘修之於’五句,并去‘於’字,徽宗本从之。”
04010
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“遺(yí)”,留也。上古余纽微部,音【Kiwei】,《经典释文》谓“以之反”,即今音yí。又云“唯季反”,则今音wèi,即赠、给予之义;然此音义,于经文则不通也。又,“咎(jiù)...
036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