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4页
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09_吴云

吴云云:“‘愛養’,傅本作‘衣被’。毕云‘衣、愛声近’,是也。”
06114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成功不名有’,‘成功’各本作‘功成’,‘不名有’,傅奕、《大典》作‘而不居’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10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英伦、广明、景福诸本作‘愛養’,敦煌本作‘衣被’。又景龙、敦煌、广明三本均无‘而’字。”
07014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、苏、葛作‘功成不名有’。”
0439
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11_俞樾

俞樾云:“按:河上公本作‘愛養’,此作‘衣養’者,古字通也。盖‘衣’字古音与隐同。故《白虎通·衣裳篇》曰:‘衣者隐也;’以声為例也。而‘愛’古音亦与隐同,故《诗经·烝民》毛传训‘愛...
0356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‘汜’字,(景龙)碑文不明,本作‘氾’,或作‘汜’。道藏王本作‘汎’,注亦作‘汎’;道藏《张太守汇刻四家注》引王注作‘汎’;傅本作‘汎汎兮’;范本作‘汜汜兮’。作‘...
06015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1_徐梵澄

徐梵澄云:“‘道,汎汎兮其可左右也。’按:第一句通行本皆作‘大道汎兮·’,两帛书皆无‘大’字。古本、真本两皆作‘汎汎’。”
0556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2_古棣

古棣云:“帛书甲本作‘汎’,乙本作‘渢’,古代‘凡’、‘風’同声,‘渢’当是‘汎’的假借字。马叙伦‘氾’解作氾滥,不妥。氾滥為贬词,老子不会用以形容道。高亨训‘氾’為博,甚确。高说...
04814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作“渢”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美哉,渢渢乎!大而婉,险(俭)而易行,以德辅此。”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:“渢,扶弓反;徐:敷剑反;韦昭音凡。”《史记·吴太伯...
03015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言道氾滥无所不适,可左右上下周旋而用,則无所不至也。”楼宇烈校释:“此注之意如同《庄子》所说‘道’‘无所不在’之意。”
0287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5_唐玄宗

唐玄宗注疏云:“大道汎兮,无系而能应物,左右无所偏名矣。···汎兮者,无系之貌也。言道之為物,非阴非阳,非柔非刚,汎然无系,能应众象,可左可右,无所偏名。故庄子曰:‘夫道未始有封。...
0305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6_董思靖

董思靖云:“汎,通作‘泛’,无滞貌。惟不丽於一物,不离乎当处,无处不有,无时不然,是以左右逢其原也。”
02912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7_李息斋

李息斋云:“大道汎兮,充满八极,及其用之,如在左右。”
05414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道氾’,本又作‘汎’,周、张并同。”
0787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8_吴澄

吴澄云:“汎,广也。谓如水之汎滥洋溢。言道之广无所不在,或左、或右,随处而有,取之左右,无所不可也。”
0375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汎’,陆、王弼作‘氾’,又作‘汎’;李:凡范切,言大道汎然无泽,应彼萬象。”
04712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遂事而弗名有也”,句首损缺“成功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作“成功遂□□弗名有也”,“遂”后损缺“事而”二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二本合校即得此句。道...
04414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大道氾兮’,作‘氾’為是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功成不居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程并作‘功成不名有’;司马‘成’下有‘而’字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道氾’,御注作‘道汎’。”
0395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居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不名有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经文作“功成不名有”,而《考异》引经文作“功成不居”。
04710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作‘大道汎兮’。”
0495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林、赵作‘大道汎兮’,苏作‘大道氾兮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作“大道汎兮”。
0398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8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敦煌三本均无‘兮’字。”
04814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河上注曰:‘言道汎汎,若浮若沉。’是河上作‘汎’,并重‘汎’字。今本有作‘氾’者,后人据王本改之矣。各本及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注引不重‘汎’字。成疏曰:‘汎汎无系也。’则...
03810

《老子》33_音韵_02_邓廷桢

邓廷桢云:“‘富’、‘志’、‘久’为韵。‘富’,古音读若备。《说文》:‘富,备也。’《诗经》凡五见,《周易》凡三见,皆与之、哈部字为韵。‘久’,古音读若几,《诗经》凡三见,《周易》...
0528

《老子》33_音韵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‘自見之謂明,自勝之謂强。’不见今本,疑即此文‘自知者明,自勝者强’也。···‘自知者明,自勝者强’,‘明’、‘强’为韵,与下文以‘富’、‘志’、‘久...
03811

《老子》33_音韵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知人者,知也;自知者,明也;勝人者,有力也;自勝者,强也。”知【tǐe】、力【lǐek】为韵,明【mian】、强【gǐan】为韵。知【tǐe】,支部;力【lǐek】,职部;职部【ek】和锡...
0525

《老子》33_音韵_05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知,支部,力,职部,支职合韵;明、强,阳部。富,职部,志,之部,职之通韵,久,之部,壽,幽部,之幽合韵。
0387

《老子》33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无“而”字,作“死不忘者,壽也”;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景福本、《意林》本、《治要》本、室町旧钞本、《中都四子》本“忘”皆作“妄”,无“也”字,謂“死而不妄者,壽”。...
053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