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45页

《老子》75_述评

这一章是上一章的姊妹篇,其主旨是反剥削反暴敛。 租税制度,是封建性质的经济剥削形态。它是伴随着封建土地占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,它又是伴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而逐步被推广的。它产生于春...
0557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;后句作“其死也植仞賢强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通行本作‘其死也堅强’。‘植’,当即《说文》之‘框(gèn)’,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挺、框、终、碎(cuì),竟也...
03911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人之生’,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‘人’并作‘民’。‘其死也堅强’,陆:‘强’,其两切,旧其良切;叶无‘也’字。”
05810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剛’,一本作‘堅’。今从古本。”
0509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彊’,或作‘强’。《谷神子》无二‘也’字,下并同。”
0315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人生之’,众本作‘人之生也’,高翻作‘民之生也’。‘其死’,各本作‘其死也’。”
04215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夫唯无以生為者,是賢於貴生’,按:首句广明、景福、王羲之、赵孟頫同此石。邢玄同敦煌辛本。···又按: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‘夫人之所以不能终其寿命,而中道夭于刑戮者,何...
0495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‘人’,磻溪作‘民’。馆本、卷子成疏无两‘也’字,下同。赵、经幢无上‘也’字,各本及《说苑·敬慎篇》、《文选·座右铭》注引有。‘堅’字,各本及《座右铭》注引同此,卷...
03213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朱谦之说非是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所云虽本于《老子》,然非《老子》原文,不足為据。且此二句是承上文“求生之厚”而申言,非单独為“一段”明矣。又,“賢”后他本有“於”字,而帛书...
03014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7_高明

高明云:“按‘人之生也柔弱’,‘柔弱’指人体中之筋、肉等组织而言,如五十五章‘骨筋柔弱而握固’(乙本),即此‘柔弱’之义。帛书甲本‘其死也仞堅强’,乙本‘其死也信堅强’,‘仞’或‘...
02713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4_吴澄

吴澄云:“賢,犹勝也。貴生,貴重其生,即生之厚。求生之心重,保养太过,将欲不死而适以易死。至人非不爱生,顺其自然,无所容心,若无以生為者,外其身而身存,賢於重用其心,以貴生而反易死...
0516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《说苑·敬慎篇》引‘堅’作‘剛’。此盖真类与阳类通假,《周易·系辞》:‘剛柔相摩’,《音义》引作‘堅柔’,即其例证。《文选·座右铭》引无‘之’字。此章以人生之肌肤柔软而...
04910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5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求生者,反至於死;厚生者,反至輕生;则知生之不必貴也。虚静恬淡,寂寞无為,是不貴生也。”
0476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朱谦之说是,当作“人生”,作“民生”不当。又,“强”、“彊”二字古同(见《玉篇》),今皆作“强”。 又,此两句中的两“也”字以及下两句中的两“也”字,是属于特殊用法的四个“...
04310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6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賢’,如‘犹賢乎尒’之‘賢’。夫惟无以厚為其生者,是犹賢於貴其生者矣。秦皇、汉武焚书坑儒,反道败德,恣情纵欲,苦万民以自贵其生,适以輕死。及至末年,招来方术,东游海上...
04510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皆同此。今从之。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彭耜本无“夫”字,“賢(简为贤)”后有“於”字,“貴生”后有“也”字,作“唯无以生為者,是賢於貴生也”;吕惠卿本与之同,唯...
0375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唯无以生為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达真上有‘夫’字。‘是賢於貴生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苏、陈并无‘也’字,叶‘是’下有‘以’字,‘也’作‘夫’。”
0456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夫惟无以為生者,是賢於貴生也’,古本。”
02315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唯无以生為者’,一上有‘夫’,一‘為’下有‘貴’。‘貴生’,政和本下有‘也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《老子翼》本经文为“夫唯无以生為者,是賢於貴生”,有“夫”字。焦氏又云:“纯...
04010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夫惟无以生為貴者,是賢於貴生也’,河上、王弼无上‘貴’字,无‘也’字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‘也’作‘焉’。”
02911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貴’字、‘也’字。”
05211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7_罗远贤

罗远贤云:“《治要》引有‘也’字。”
03112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以其生生之厚也’,一作‘以其上求生之厚’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8_石田羊一郎

石田羊一郎云:“‘是’下,依义当有‘以’字。”
02812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‘民’作‘人’。吕、葛、林、苏无‘上’字,不重‘生’字,赵但不重‘生’字。”
02111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9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辛本‘為’下更有‘生’字。”
03413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民之輕死者,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,是以輕死’,柰卷、卷子成疏及《治要》、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注引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‘者’字,《马融传》注引同。六朝残卷无‘者’字,无二‘生’...
02414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夫惟无以生為贵者,是賢於贵生也’,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此二句,无上‘贵’字,‘也’作‘焉’。彭无‘夫’字。‘惟’字,范、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吴同,各本及《淮南子·道...
0415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7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按:‘求生之厚’,当作‘生生之厚’,《文选·魏都赋》‘生生之所常厚’,张载注引《老子》曰:‘人之輕死,以其生生之厚也;’谓通生生之情以自厚也。足证古本原作‘生生’。《淮...
0329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作‘夫唯无以生為者,是賢於貴生焉’。《文子·十守篇》作‘夫唯无以生為者,即所以得长生’。强本成疏:‘故独不以生為生者’,是成‘為’下有‘生’字。”
05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