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50页

《老子》20_音韵_05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泊’、‘兆’为韵,鱼宵通谐也。”古棣云:“采高亨说。‘泊’入鱼部,‘兆’入宵部,鱼宵可以通谐。”按:孔广森、王念孙、汪有诰、章炳麟等鱼部包括铎部。按王力三十部韵,“泊”...
0409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芴兮芒兮,中有象兮’,王弼、司马公同古本,别本作‘其中有象’。今從古本。”
0299

《老子》70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此,帛书乙本无二“甚”字。今从甲本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及诸唐宋人本、诸元明人本皆无二“也”字。
0319
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8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辱’,古本作‘’。”
0249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刘说是。‘悳’、‘眞’形近而误。‘悳’本作‘直’者,亦形近而误也。按:《说文》:‘渝,变污也。’‘若渝’犹十五章言‘若浊’。‘质德若渝’,言朴德之人若污浊也。此句并与上...
0349

《老子》23_音韵_0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言、然皆在元部。又天、地二字,叠句為韵。六同字,句首隔句為韵。”
0499
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蕭(简作萧)”,“蕭(简作萧)”:冷清,清静,静。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“蕭条者,形之君”,高诱注:“蕭条,深静。”“蕭”则与“寂”义同。“寂”:静,无声音,冷清。...
0309

《老子》43_音韵_05_古棣

古棣云:“益、益、之为韵,之入之部,益入锡部,之锡是邻近韵部,故可谐韵。也、矣,之部,亦入韵,所以还是富韵。”按:也,上古为歌部字,非为之部。古棣误。
0289

《老子》51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’,程‘是以’作‘故’,无‘而’字。”
0279

《老子》04_今译

道犹如器皿内的空间一样,虚空无形,然而它的作用却又是无穷无尽的。它渊深的样子,像似万物的宗祖。钝锉它的锋芒,消除它的怡喜之态,蕴和它的光耀,使它混同于尘迹之中。它幽隐不显现的样子,...
0389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□□所居,楚朸生之”,损掩“其事好還,師之”六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“棘”作“朸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订为“棘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通行本作‘荆棘生焉...
0549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私邪’,河上直云‘以其无私’。”
0369

《老子》30_音韵_0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還、焉元部,年真部,此元真合韵。高本汉以主、下、處、后为韵,還、焉、年为间韵,谦之按:主、下、處、後皆非韵,高说误。”
0339

《老子》53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全损;帛书乙本作“□□非□也”,“非”前损掩“盗竽”二字,“非”后损掩“道”一字。“盗竽”二字,按《老子》文义及句子成分的完整性,当应重出,故校补此二字;“道”字,据...
0389

《老子》12_07_校笺_09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去’,撤也。聖人為内而不為外矣,焉肯玩好哉?故去彼色、聲、香味,田獵、好貨之事,而取此虚通之道也。然‘去’者,非区区去物也,但不贪爱也。虽有五色毕陈,五音毕奏,五味毕...
0429

《老子》61_07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‘過’上有‘遇’字。葛‘畜’作‘蓄’。苏无‘故’字。”
0519
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、乙本并皆损掩。《甲本释文》校补为“其脆也,易判也”,《乙本释文》校补为“其脆也易判”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本,惟“脆”校为“脃”,即古“脆”字。《说文》无“脆”字,有...
0399

《老子》16_11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馆本、易州‘乃’字并作‘能”,下同。弼注曰:‘荡然公平,则乃至於无所不周普也;无所不周普,则乃至於同乎天也。’盖王本‘王’字作‘周’,‘周’字坏脱成‘王’,读者以‘...
0379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16_福永光司

福永光司云:“‘大上’,即至高,最善的意思。次句‘其次’,即次善的意思。乃是价值的等级。”
0339

《老子》68_03_校笺_02_水海

水海按:当以此句末断句,以此句作为上面四句的总结。上四句四“善”字,三句言用兵,謂用兵者不以武力怒气勝人,不以争斗克敵;一句言用人,謂用人者当谦卑处下,抑己举人;最后总之,謂“不武...
0549

《老子》38_12_校笺_03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三十八章曰:‘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薄;處其實,不居其華。故去彼取此。’七十二章曰:‘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,自爱不自贵。故去彼取此。’并于此文(指十二章末句)同例。皆复...
0559

《老子》73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全损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“惡(wù)”假作“亞”(上古二字皆为影纽铎部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正为“惡”,今从《乙本释文》本。寇才质本“孰”作“誰(简作谁)”...
0279
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0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雖有榮觀’,‘觀’,去声,一作‘館’。‘觀’,从游之所也。‘宴處超然’,‘宴’,安也。王弼同古本,河上公作‘燕’。君子终日行,不离輜重,雖有榮华之觀,亦安居而超然不顾...
0539

《老子》78_音韵_0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''言'、'反'属下章,反、怨、善,江晋三《廿一部谐声表》入《元部》声,姚文田《古音谐》入《九寒》去声,三字叶韵。又'而攻堅'为句,堅、先為韵,说见前。'水海按:朱谦之''言'、'反...
01079
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无‘者’字。”
0529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无‘為’字。”
0309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甲本句首无“故”(或“夫”或“凡”),乙本有一字迹不清的改写字,不便断定是何字,故“故物”说、“夫物”说,真是“公、婆皆有理”,但尚无法确定“物”前之字,只好暂从帛书甲本。...
0359

《老子》52_06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顾本成疏:‘用柔即是行解之术;’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用柔曰强;’是成、荣两本并作‘用’。作‘用’,盖涉下文‘用其光’而误。河上注‘見小’句云:‘萌芽未动,祸乱未見為小,...
0249
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陆希声‘驕’作‘憍’。”
0459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林、苏、葛‘莫能’作‘不敢’。”
03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