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51页
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德之容’,钟云:‘容,法也。’简云:‘容,状也。’”
03911
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10_吕吉甫

吕吉甫云:“天之道无為而已矣。无為則无私,无私則均。猶之張弓也,高者抑之,下者舉之,有餘者損之,不足者補之,适於均而已矣。”
0396
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6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‘能’下当有‘如’字,是也。惟‘乎’字亦系衍文。‘能’字亦系‘而’字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12_音韵_05_江永

江永《古韵标准》平声第一部:“聾,卢红切。《战国策》苏秦语:‘舌敝耳聾,不见成功。’《吕氏春秋》:‘何以知其聾?以其耳之聰也。’按:‘聾’字以此为正。《老子》‘五色令人目盲’四句,...
03915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7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。”水海按:开元碑本作“柔弱勝剛强”。
03911

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如此;帛书乙本“為士”前有“故”字,“戰(简作战)”假作“單(简作单)”(上古二字皆为元部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為“戰(简作战)”。今从甲本。道藏河上公本、敦煌唐写本...
03913

《老子》68_04_校笺_06_奚侗

奚侗云:“体道者與天合德,故曰‘配’。‘極’,至也。各本‘天’下有‘古’字,谊不可通。殆下章‘用兵有言’句上有‘古之’二字,‘古’字错入于此,而又捝一‘之’字。兹删去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24_04_校笺_02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无‘者’字,‘伐’作‘饒’。《文选·奏弹王源文》注引‘自伐’二句,亦无‘者’字。《庄子·山木篇》引‘大成之人’曰:‘自伐者无功。’《论语义疏》三引李充曰:‘自代者无...
03915

《老子》41_02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训“亡”为“忘”不妥。“若存若亡”是说“中士聞道后的表现”。“亡”、“存”相对,故“亡”应训“无”。严遵谓“中士所眩”,以“眩”(两眼昏花)来说明“中士聞道”后的精神状态,...
03912
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傅奕、韩非与古本两句皆有‘可以’二字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31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全损。今从甲本。想尔本、景龙本、敦煌丁本“欲”作“道”,无“者”字,“弗居”作“不處(简作处)”,谓“故有道不處”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御注三本、景福...
03912

《老子》13_07_校笺_08_成玄英

顾本成玄英疏云:“此答前问也。执著我身,不能忘遣,為身愁毒,即為大患。故知貴我身者与貴患不殊也。”
0395
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古‘能’、‘而’通用;‘以’、‘而’亦通用;故诸本或假‘以’爲‘能’也。”水海按:蒋说是也。
03913

《老子》62_07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何’字、‘得’字绝句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禄,通“琭”。琭琭,玉美貌。作“碌碌”、“渌渌”,皆一声之传。硌硌,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《老子》经文作此字,与帛书乙本合。《玉篇》云:“硌,力各切,山上大石。又石次玉。”朱...
03910

《老子》46_02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马氏依《盐铁论》改“戎”为“牸”,不足取也。《盐铁论》明谓“戎馬不足,牸牝入阵,故驹犊生於战地”,岂能改“戎馬”为“牸馬”乎?又《韩非子·解老》句末有“矣”字,而《喻老》句...
03914

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6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二四引无‘矣’字。”
0397
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果而毋,果而勿矜,果而□□”,“”当为“驕”字之或体。《字汇》謂馬高六尺为“騙”;《说文》謂“馬高六尺为驕”。则“騙”、“驕”为一字明矣。《龙龛手鉴·马部》:“...
03911

《老子》30_述评

这一章节讲的是用兵之道。俭武戒强则是本章主旨。老子认为用兵打仗是会带来凶灾的。“师之所居,楚棘生之”,战争破坏了农事生产,惨景令人触目惊心。所以老子痛心疾首地呼吁世人:“不以兵强于...
03912
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是以君子居則貴左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陈、黄并无‘是以’字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35_03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十二章‘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。’‘樂’即‘五音’,‘餌’即‘五味’。”按:杨树达云“(餌)谓喜與人饮食,樂音洛,非谓音樂”。诸家说并存,唯蒋锡昌以《老子》解《...
03912

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仅残留“天”字;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遂州本“天”字无,作“下之物生於有”。严遵本、成玄英本“下”作“地”,谓“天地之物生於有”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虞世南本、景...
03913
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此节各本多异。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’。馆本、易州作‘故從事而道者,道得之’(易州作‘德’)。磻溪(作‘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’,)‘於道’上有‘...
03910
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12_任继愈

任继愈云:“老子对于‘道’的理解,决不及我们今天有了科学的分析方法这样清楚。他没有一个现成的名词可用,但又要打破天、帝的有神论的传统。他对‘道’有过种种的描绘:说它是渾然一体的东西...
03912
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9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全句意谓要了解‘道’,就要使自己的具体知识和情欲越来越少,达到清静无為的地步。”
03915
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道沖’,沖,直隆反。‘不盈’,‘盈’,本亦作‘满’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60_01_校笺_03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烹’,普庚反,不当加火。‘小鮮’,‘鮮’音仙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一“弗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帛书乙本“惡(简作恶)”假作“亞(简作亚)”(上古二字皆为影母铎部,为同音假借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想尔本、馆本、遂州本“或”...
03910

《老子》42_03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負,亦抱也。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‘負子而登墙’。高注:‘負,抱也。’”
03910

《老子》25_05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蒋氏、马氏、古棣之说非也,譣之帛书甲、乙本,“字”上并无“强”字。古人為求上下一律,即因下句“吾强為之名曰大”,而在本句“字”上增一“强”字,而致误。“字”、“名”义不相同...
03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