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吉事尚左’,司马、五注、达真、叶、清源上并有‘故’字,陈‘吉事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是以’二字,‘處’作‘居’。‘言居上势則以喪禮處之’,河上公、王弼无‘居上势則’四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故吉事尚左’,各本无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居左’,御注、《大典》作‘處左’,下‘居右’亦作‘處右’。御注作‘言以喪禮處之’,易州无此句。”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4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敦煌二本‘吉’字上有‘故’字。景福本‘尚’作‘上’,下同。‘凶’,敦煌本作‘喪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傅本作‘若美必樂之,樂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室町本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遂州本同敦本(敦煌本作‘若美必樂之,是樂煞人’),但‘煞’字同傅本作‘殺’,敦本作‘煞’。按...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8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王本‘夫樂殺人者,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景龙本、敦煌本均无‘人’字,与御注三本均无‘則’字、‘以’字。又与英伦诸本均无‘矣’字。‘得志’,景龙、敦煌二本‘志’均作‘意...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此二句,从帛书甲、乙本看来,经文明达,经义合《老子》“俭武戒殺”之旨。景龙碑本除句末“也”字之外,同帛书甲、乙本,可知帛书本不误也。然其他诸本,文字殊异,或传抄之错乱,或注...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夫樂人殺人者’,按:各本无上‘人’字;易州、罗卷并无下‘人’字。焦竑引古本作‘夫樂人之殺人者’,当作‘夫樂殺人者’。‘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范、吴同此,臧疏、易州、磻...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13_唐玄宗
唐玄宗疏注云:“夫不能以德怀来而用兵求戰勝,故虽克勝,犹惭德薄,不以為美。夫勝必多殺,故以勝為美者,是好樂殺也。”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0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古本、真本作‘夫樂人殺人者,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14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由是而用兵,而兵為不祥之器,必不免於殺人。孟子又有说於梁襄王之言,襄王问曰:‘天下惡定乎?’孟子对曰:‘定於一。’又问:‘孰能一之?’对曰:‘不嗜殺人者能一之。’孟子言...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宋徽宗本、彭耜本、金时雍本无“夫”字,“人”后有“者”字,无“以”字,作“樂殺人者,不可得志於天下矣”。吴澄本、明太祖本、《永乐大典》本作“...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5_纪昀
纪昀云:“‘是樂殺人’,按:《永樂大典》‘人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樂殺人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达真、陈、叶、清源、程、邵上并有‘夫’字。‘不可得志於天下矣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清源、程下并无‘矣’字。司马‘不可’下有‘以’字...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若美之,是樂煞人’,御注、河上、王弼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’。‘煞人’,各本作‘殺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夫樂殺人者,不可得志於天下矣’,古本作‘夫樂人之殺人者,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‘志’作‘意’,无‘矣’字。”水海按:傅奕《道德经古本篇》“樂人”后无“之”...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7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‘而美之者’,景龙本作‘若美之’,敦煌本作‘若美必樂之’。‘是樂殺人’,景福本‘人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4_纪昀
纪昀云:“‘夫樂殺人者,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按:《永乐大典》本无‘夫’字、无‘則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同御注,林(希逸)‘人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不可得意於天下’,御注作‘得志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《大典》无‘則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吴澄作‘美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磻溪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’。按:《经幢》、易州‘殺’作‘煞’,下同。各本并作‘是樂殺人’,无‘樂之者’、‘也’四字,惟寇、吴、潘有‘也’...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6_王昶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(即御注本)。邢州‘志’作‘意’,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若美必樂之;’是成作‘若美必樂之’。‘而’与‘若’相通。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’,言若美之者,是樂殺人也。”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‘夫樂人殺人者’,吕等无上‘人’字。‘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葛‘不’上有‘則’字。吕、林无‘以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7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恬淡’,河上作‘恬恢’,一作‘恬然’。王弼作‘恬澹’。御注、河上、王弼作‘勝而不美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御注三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杜光庭本、陈象古本、苏辙本、陈景元本、李霖本、吕知常本、吕惠卿本、邓锜本、杜道...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8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‘恬’,《释文》本或作‘栝’;‘澹’,今王本作‘淡’,与御注本、广明本同。‘勝而不美’,景龙本、敦煌本均作‘故不美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樂’,五教反,又音洛。”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9_卢文弨
卢文弨云:“今作‘恬惔’,易州石刻同。《说文》:‘惔,忧也。’非此。‘恢’亦形近而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