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71页

《老子》22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謂:盈、新韵(真耕通韵。此二句本在“枉則直”之下,今据韵移在此)。直、得、惑、式韵(之部,惑,呼逼反)。明、彰、功、長韵(阳东通韵,功叶音光)。争、争韵(耕部)。
04511

《老子》74_04_校笺_06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与今本勘校,彼此重要差别有二:其一,帛书甲、乙本皆有‘若民恒且必畏死’一句,世传本皆夺此句。其二,帛书甲、乙本‘則恒有司殺者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常有司殺者...
0537

《老子》40_音韵_02_水海

水海按:“反也者道之動也,弱也者道之用也。”動、用为韵,二字皆为东部。“天下之物生於有,有生於无。”有【xǐwe】,之部,无【mǐwa】,鱼部。上古楚音阴声韵之部〔e】和鱼部【a】可以相通...
0375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飄風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达真、程无‘故’字。‘驟雨’,‘驟’苏作‘暴’字。”
05212

《老子》74_述评

这是一章反对严刑的名文。老子见当世“勇于用刑”,出于“悯时救世之心”(魏源语),而儆最高统治者:止杀! 人的生死本是自然的事情。庄周有云:“适来,时也;适去,顺也。”这就是说,人的...
04512

《老子》42_04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范作‘盅’,‘盅’字是。各本及《太极论》引并作‘冲’。张嗣成‘氣’作‘炁’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曰:‘冲和氣者為人。’盖本此文。亦作‘冲氣’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23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天地尚不能久’,五注‘尚’下有‘且’字,叶‘尚’上有‘且’。‘而况於人乎’,邵无‘於’字。”
0547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“生生”:前“生”当為动词,后“生”当為名词;“生生”其义為“养生”(或“营生”)与“求生”义近。吴澄注即谓“生生之厚,求生之心太重也”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及《马融传》注引皆...
0327

《老子》42_07_校笺_07_王卡

王卡云:“‘故物或損之而益’,《意林》无句首‘故’字。‘或益之而損’,《意林》无‘或’字。”
0547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6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失,累多也。累多則失,故曰‘失’也。行失則与失同体,故曰‘同於失’也。”(此注陶鸿庆云:“此当云:‘失,累也。多則累,故曰失也。行累則与失同体,故曰同於失也。’‘累’,...
05315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10_顾炎武

顾炎武说,“也”字“鼻祖于江汉之间”,“用之为转语之助”,即表明这个“也”字,开始产生的时候,是作为“南国”的楚方言而出现的。《老子》的“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框信堅强;萬物草木之生...
0456

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范、馆本、罗卷及《弘明集》六释慧通《驳顾道士夷夏论》并作‘學父’。成疏曰:‘將為學道之先,父亦本也’。是成亦作‘學父’。臧疏引顾欢曰:‘其斅學之本父也’,则顾本作‘斅’...
0299

《老子》23_音韵_04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飄風不冬朝,驟雨不冬日。孰為此者?天地。’‘日’、‘地’為韵。‘日’入质部,通常‘地’入歌部,但在楚音中‘地’字入支部,支质為邻近韵部,可以谐韵。此為偶句韵,而奇句不入...
0497
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共’,音拱。黄‘共’作‘折’。”
03312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12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王注当作‘气无所不入,水无所不经’,‘出於’二字,即系《老子》正文,在‘无有’二字之上。不知何时误入注中,又误在注中‘经’字之上,而正文‘入’下又夺‘於’字。”
05110
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15_王安石

王安石云:“寂者,上也;寥者,遠也。寂无遗响,太空寥廓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76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陈柱谓:徒、徒韵。奚侗、蒋锡昌等人谓“是以兵强則不勝,木强則兵”当为“兵强則滅,木强則折”,則“滅”、“折”韵。高本汉谓:勝、兵韵,下、上韵。朱谦之云:“勝、...
0546

《老子》43_音韵_07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堅,真部,間,元部,真元合韵。益、益,锡部,之,之部,锡之合韵。
0497

《老子》25_06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强’,其文反。”
05213

《老子》77_03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柰卷‘不足’下无‘者’字,‘補’作‘與’;易州、馆本、磻溪、卷子成疏、臧疏亦作‘與’。成疏曰:‘不足者與其福。’则成亦作‘與’。六朝残卷无‘有餘’、‘不足’下两‘者’字...
05213

《老子》44_04_校笺_06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本‘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’,王弼等诸本经文同此而无‘故’字。据经文内容分析,当从帛书甲本为是。按本章经文共分作三段:第一段讲生命與名、生命與财貨,何者为親...
0246
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1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因强名曰大,而举所以次大者,故天能颠玄在上,垂覆万物;地能宁静于下,厚载万物;王能清静无為,而化万物。此三大也,吾道一以贯之矣。”
0477
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作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’。”
04014
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詘’,音屈,枉曲也。太史公司马谈同古本(作诎)。大直者,顺物自然,故若詘也。大巧者,至妙无机,故若拙也。”
03114

《老子》25_音韵_0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改、殆、母,之部;道,幽部,此之幽通韵。遠、反為韵。《论语》中《子罕》逸《诗》,《楚辞》中《离骚》、《国殇》、《哀郢》,皆有旁证。又,‘强名之曰大’之‘大’字,与下五‘...
04413

《老子》77_09_校笺_09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按:‘其’上疑脱‘以’字。五十章云:‘夫何故?以其生生之厚。’又曰:‘夫何故?以其无死地。’此文疑与之同例。言為而不恃,功成不處,由于聖人不欲自显其賢也。若无‘以’字,...
0255

《老子》45_06_校笺_05_吴澄

吴澄云:“阳之躁,勝阴之寒;阴之静,勝阳之熱;亦相反而相为用也。”
02915
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君子”,而不作“聖人”。“君子”所指范围比较广,不仅包括“卿大夫、士”,且也包括“万乘之王”。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君子”,帛书本正与《喻老》引合。“冬”,乙本...
0366
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''以其无以易之也',李'易'如字,移也,改也;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上无'以'字,下无'也'字;叶同上,又无'其'字。'
03715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13_劳健

劳健云:“‘播’字番声,古音与‘糞’字类同。此句义当作‘播’,布种也。韩非释云‘糞灌’未安。……惟‘播’字与‘郊’字无由谐韵,疑‘播’下或夺一‘耰’字。如《孟子》‘今夫麰麦播种而耰...
043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