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严遵、王弼同古本。”水海按:范应元本无“能成其大也”。又,今见王弼本无此句,不同於《道德经古本篇》。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王侯无以為貞,將恐蹙’,古本如此。河上公‘為貞’下有‘而貴高’三字。‘蹙’音厥,僵也。”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其出彌遠,其知彌尟’,‘尟’,思践切。‘尟’字,韩非、王弼同古本。‘彌’,益也。‘尟’,少也。求之於外者,出益遠,而知益少也。”
《老子》57_04_校笺_08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政事丛脞,赋敛烦苛,动多忌諱,则民无所措手足,故愈贫穷。”
《老子》64_12_校笺_07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民之從於世事,為利欲所诱,鲜因其自然,乃生心作意以為之。其始也,未必不謹;其終也,多至於贪肆。故常於其事近乎成而敗之。若能謹終如始,則尚庶幾无敗事矣。”
《老子》72_05_校笺_06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聖人自知其神而不求人知,自愛其气而不求人貴,故去彼自見、自贵之行,而取此自知、自愛之道。是以神气相守,显則成体,隐則成始,变化无穷,深不可测,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...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10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自古聖人体此道而行乎事物之间,其所以全美尽善;而人不知為美善者,盖事物莫不自然各有当行之路,故聖人循其自然之理,行而中节,不自矜伐,以為美善也。傥矜之以為美,伐之以為善...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8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為腹者,守道也;為目者,逐物也。”
《老子》18_01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大道廢,有仁義焉’,《音辩》云:‘四句下俱有焉字。’‘廢’,毁也。‘仁’者爱之理,‘義’者事之宜。”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正’字,王弼同古本,一作‘直’。曲己以从道則全,枉己以从道則正。”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噤’字,严遵同古本,注引《楚辞》‘口噤閉而不言’。”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邦’,一作‘國’,今依古本。‘利器’,兵器也。有邦家者,当以道自重,不可以利器示人也。治國不以道,而以世俗之所謂‘圣智’、‘仁义’、‘巧利’示天下,而使之乱者,亦猶以...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建德若輸’,‘輸’,傅奕云:‘古本作輸。’引《广韵》(当为《广雅》)云‘輸,愚也’。河上公(注)作‘揄’,乃草字变‘車’为‘手’。傅奕云:‘手’字之误,动经数代,况‘...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夫何哉’,《韩非》与古本同。”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8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德既无極,则可以有國,而为君也。盖昔人以心喻君,以气喻民,以身喻國,能爱精气,则可以有身。由是而推,能爱民物,则可以有國,此天下、國家之本在身也。通乎此者,非以图國,而...
《老子》81_01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;善言不辯,辯言不善。’古本。信实之言多朴直,故不美;甘美之言多华饰,故不信。嘉善之言止于理,故不辯;辯口之辞乱于理,故不善。”水海按:范本前两句同...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民之輕死者,以其生生之厚也,是以輕死’,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05_05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’,數,音朔。萬物之多,百姓之众,聖人不过推此一道而博爱之,岂区区言仁也?傥多言仁爱,而不能体道,则空有其言,而无实效,故多言则数窮也,不如同天地守...
《老子》14_09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是謂无狀之狀,无物之象’,古本。《淮南子》、扬雄、傅奕同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荒兮其未央哉’,‘央’,《音辩》云:‘中正也。’谓众人之荒於外学,其未知中道之中正哉!此兴叹也,人不知自然之道,则处事接物,牵於人欲,或偏或倚,或过或不及也。”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道’包罗天地,生成万物,天无不覆,地无不载,故皆曰‘大’,而‘道’尤大焉。‘人’字,傅奕同古本。河上公本作‘王’,观河上公之意,以為王者,人中元尊,固有尊君之义。然按...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16_范应元
范应元注云:“王侯守道而在天下,则萬物歸之,譬如川谷之與江海也。盖道者萬物之所宗,江海则川谷之所歸也。苏辙曰:‘江海,水之钟也。川谷,水之分也。道,萬物之宗也。萬物,道之末也。皆水...
《老子》44_02_校笺_0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世欲之人多轻身而徇名貨,贪得而不顾危亡,故老子问之曰:身與名货孰親孰多?必竟是身親于名,身重于貨也。至于名貨得而身致危亡,孰为病邪?盖因贪名貨而致身亡,必竟是身元无病而...
《老子》54_09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奚’字,《韩非子》与古本同。”
《老子》62_07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何’字、‘得’字绝句。”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扔无敵’,‘扔’音認,引也,又音仍。‘執无兵’,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孰能損有餘以奉天下’,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10_04_校笺_11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爱民治國,能无以知乎’,谓‘抱一’、‘專氣’、‘滌除’等事,既以修身明心,可推充此道以及人物,即愛民治國之本也。循自然之理,以应事物,莫不有当行之路,则何以智為?愛民...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孰能安以久,動之而徐生’,‘久’字绝句。谓此心谁能安定以久,而不复应物哉?感之而徐自生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食’,《音辩》云:‘音嗣。’食者养人之物,人之所不可无者也。‘母’者,指道而言也。谓我所以獨異於人者,而貴求养於道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