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如之何萬乘之主,而以身輕天下’,古本。‘乘’,去声,車数也。天子畿内,地方千里,出車萬乘,故曰‘萬乘之主’。谓君子犹不敢離‘重’与‘静’,如之何為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...
《老子》33_01_校笺_10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人能虚静,则可以知人,可以自知。知人以智言,非私智也,猶止水之燭物也。”
《老子》38_04_校笺_0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仁者,爱之理也,義者,事之宜也。爱出乎理,谓之上仁。上仁為之而无以為者,非以要誉也,无所為(去声)而為之也。”
《老子》45_02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大满若盅’,郭云、王弼同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55_02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毒蟲虺蛇不螫’,傅奕与古本同。‘毒蟲’,蠍蠆之类。‘虺’,蝮蛇也。‘螫’,音释,蟲行毒也。”水海按:可知范所见傅奕本作“毒蟲虺蛇不螫”。
《老子》63_01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无為’、‘无事’、‘无味’皆指‘道’而言也。‘无為’,言其虚;‘无事’,言其静;‘无味’,言其淡。本皆自然而致之,守之、甘之,则在乎人,故不可不曰為、曰事、曰味也。·...
《老子》70_02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而人莫之能知,莫之能行’,傅奕同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77_09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其不欲見賢邪’,‘見’音现。‘賢’,能也。聖人法天之道,為之而不恃,功成而不處,其不欲見能於人也。傥為之而恃,功成而處,以見其能於人,岂天道也哉!”
《老子》10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明白四達,能无以為乎’,古本。‘明白’,虚也;‘四達’,通也。谓此心虚明坦白,四達皇皇,感而后应,应而常虚,无以私意為之,人能之乎?盖此心无為而无不為也。无為是本,无...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0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凡物酝’,傅奕云:‘古本如此。’‘酝’字,《玉篇》‘音云,又音运,物数乱也。’一本作‘夫物芸芸’。《庄子·在宥篇》曰:‘萬物芸芸,各復其根。’‘芸’字,成玄英疏云:‘...
《老子》21_04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芒兮芴兮,中有物兮’,王弼、司马公同古本,别本作‘其中有物’。今從古本。谓以道為无则非无,以道為有则非有,故曰:芴兮芒兮,芒兮芴兮;然而万象由斯而见,万物由斯而出,故...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1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韬光晦迹,人皆法之,其德尊榮,不敢矜伐,故知其尊榮,而守其卑辱也。為天下谷者,虚而能容,深不可测,人歸之如水之赴谷也。”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15_范应元
范应元注云:“圣人能執道不失,则天下皆心往而诚歸之,非圣人有招来天下之心也。天下皆心往而诚歸之,并育而不相害者,惟圣人一毫无私欲,神安气平,而极于精通,无一物不得其所,圣人安平泰,...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數,音朔。譽,称美也。王弼同古本。河上公作‘數車无車’。陈碧虚云:‘依古本作譽。’”
《老子》48_03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司马温公与古本有两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7_07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法令滋章,而盗贼多有’,‘章’,明也。司马迁同古本。”水海按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引作“法令滋章,盗賊多有”,与傅奕本、范应元本基本相合。
《老子》65_05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知此两者,亦稽式也’,傅奕、王弼同古本。稽,古兮反,考也,同也,如《尚书》‘稽古’之‘稽’。傅奕云:‘稽式,今古之所同式也。’”水海按:《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》本引王弼...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11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恢’,大也。包罗无外,如大網焉,虽稀疏而不失,巨细善惡皆不可逃也。此聖人所以辅万物之自然,而不敢妄为矣。”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欲’,贪也。‘亂’,紊也。《音辩》云:‘古本皆有民字。’不見有可贪之事物,则民心自然不紊亂矣。苏曰:‘見可欲,则民患于不得,而至于亂。’”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苟’字,应吉父、司马公同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絶聖棄知,民利百倍’,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22_06_校笺_06_范应元
范应元注云:“‘見’,音現。有道而不自显露,故明。”
《老子》30_04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一本‘强’字下有‘焉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11_范应元
范应元注云:“正,平也,定也,不枉也。无思无為,不动而化,不言而信,垂衣拱手,天下不待教令,而將自平正也。”
《老子》41_14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严遵、王弼同古本(作‘善貸且善成’),河上公作‘善貸且成’。今从古本。‘貸’,施也。谓道虽隱于无名,然而夫唯此道,善貸施万物,而且善成之也。”按:道藏河上公本、宋河上公...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德’,古本如此,《说文》云:‘行平易也。’‘徑’,小路。言其捷也。”
《老子》61_01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大國者天下之下流,天下之所交也’,古本如此。”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吾大’,傅奕与西晋本同古本。‘肖’,类也。‘大’字、‘肖’字绝句。老子未尝自大也,盖以道自重,而天下莫能知之,故謂其大,而似不类众人也。”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剛’,一本作‘堅’。今从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有形之長久者,莫如天地。天地均由道而生,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安于无私而不自益其生,故能長生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