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应元

《老子》72_03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夫惟无猒,是以无猒’,古本。‘猒’,如‘天厭之’之‘厭’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11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两者,‘常无’与‘常有’也;‘玄’者,深远而不可分别之义。盖非‘无’不能显‘有’,非‘有’不能显‘无’,‘无’与‘有’同出而異名也。以道为‘无’,则万化由之而出;以道为...
0507

《老子》12_01_校笺_10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人多以见色為明,而鲜能反照于无色之色,可谓盲矣。”
0417
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17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圣人诚信既足,其于言也,尚且贵之,而不轻发,则民自诚信矣。”
02710

《老子》24_04_校笺_06_范应元

范应元注云:“有功而自称者,丧其功。”
0417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夫’字,阮籍同古本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19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圣人见造化消息盈虚之运如此,乃知常勝之道是柔弱也。盖物至於壮则老矣。”
04111
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1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道之明者,微妙幽玄,故如昏昧。道之进者,不与物争,故如退缩。道之夷者,高下随宜,故如不平等也。”
05010

《老子》49_11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咳’,何来切,小儿笑貌。旧本、《释文》并作‘咳’。”
05615
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服’字,古本如此,河上公、苏子由、韩非俱作‘服’字注,王弼、孙登及世本作‘早復’,如《周易·復卦》‘不远復’之义。《象》曰‘不远之復,以修身也。’亦通。然承上文‘事天...
0555

《老子》80_05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傅奕注‘俗’字,引郑玄之说:‘谓土地所生,习也。’‘業’字,引贾逵云:‘業,犹次也。’《尔雅》云:‘業,事也。’皆通。”
0335

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1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在上者或取之于民赋税太多,是夺民之食而使之飢也。然则上之库藏,民之怨府也。库藏之物,民之膏血也。何况酷吏非泛诛求,视天〔下〕之民反不如于猪狗。吏馀珍馔,民之糟糠,怨气冲...
04310

《老子》05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囊底曰橐,竹管曰籥。冶炼之处,用籥以接囊橐之风气吹炉中之火。天地之間虚通而已,亦如竹管之接气,虚而不曲也。气来则通,气往则不积,譬彼橐风之俞动,则此籥气之俞出,炉中之物...
05010

《老子》14_01_校笺_0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幾’字,孙登、王弼同古本。傅奕云:‘幾者,幽而无象也。’道无色,視之不可見,故名之曰幾。”
04512

《老子》19_05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令’,去声。‘屬’,音烛。《音辩》云:‘令,善也。’王弼、司马公注作平声。今从古本。‘屬’,《释文》‘连也’。”
0428

《老子》25_04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天地’字,古本如此;一作‘天下母’。宜从古本。‘為天地母’者,言其生天地也。”
0548
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1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樸’,指道而言。···王侯若能守道,则萬物將自賓服,何以兵为?”
0338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,‘間’,隙也。傅奕、严遵同古本。河上公本少‘出於’二字。”
03614

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脩’,一作‘修’。”
0427

《老子》62_05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故立天子,置三公’,谓自有生民,不可无道,故立天子以主道,置三公以迪道,则可以化民反(返)善,不善者皆於善也。‘雖有珙璧以先(去声)駟馬’,古本作‘珙’,大璧也。璧以...
0427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夫慈,以陳則正,以守則固’,‘陳’,音陣,军师行伍之列也。古本如此。”
0338

《老子》77_03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有餘者損之,不足者補之’,古本。”
0509
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1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阴阳运行,功成者退,天之道也。人当效天,故自古及今,功成名遂而身不退者,祸每及之。老子之言,万世龟鉴,如张子房者,乃合天之道也。苏曰:‘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,四时之运,功...
0366
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渾兮其若濁’,渾,上声。”
03815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6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我獨若閔閔’,古本與傅奕本作‘閔閔’,莫昆切;有训作‘昏昧不分别’者;河上公及诸家并作‘悶悶’,音同,又省‘若’字,韩文公《古赋》有‘獨閔閔其曷已兮,凭文章以自宣;’...
04210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常善救物,故物无棄物,是謂襲明’,古本。严遵同古本。”
04315
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萬物歸之而不知主’,王弼、司马公同古本。”水海按:今王本作“萬物歸焉而不為主,可名為大”,前句不同於范氏所见王本。譣王弼注:“萬物皆歸之以生,而力使不知其所由。此不為...
0327

《老子》39_05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其致之一也’,古本如此。”
0426
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不闚牖,可以見天道’,傅奕、韩非与古本有‘可以’字,古本作‘闚’,音窥。与我同一出者,天下也,何待出户而知?无为自然者,天道也,何待闚牖而見?”
0569
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奇’,异也。兵以禁乱除暴不得已而用之,不可以为常也。运筹于帷幄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以奇异之谋也。然而,以正治國,以奇用兵,不若以大道无事而取天下也。”
03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