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上公共52篇
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'古者聖人執左契,合符信也。无文书法律,刻契合符以為信也。但刻契為信,不責人以他事也。'
0539

《老子》13_04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得寵荣驚者,处高位如临深危也。贵不敢骄,富不敢奢。失者,失寵处辱也;驚者,恐祸重来也。”
02713
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4_河上公

河上公注曰:“國、身同也。母,道也。人能保身中之道,使精气不劳,五神不苦,则可以長久。”
03614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人能知足,则长保福禄,故为富也。”
04510

《老子》07_05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人以为私者,欲以厚己也。聖人无私而己自厚,故能成其私也。”
02412

《老子》58_09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聖人行方正者,欲以率下,不以割截人也。聖人行廉清,欲以化民,不以伤害民也。今则不然,正己以害人也。肆,申也。聖人虽直,曲己从人,不自申也。聖人虽有独见之明,常如暗昧,...
0419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6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言侯王当屈己以下人,汲汲求贤,不可但欲贵高于人无已时,將恐颠蹙失其位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41_02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中士聞道,治身以长存,治国以太平,欣然而存之。退见财色荣誉,惑于情欲,而复亡之也。”
0425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7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人能强力行善,则为有意于道,道亦有意于人。”
03313

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8_河上公

河上公云:“甚愛色,费精神;甚愛财,遇祸患。所愛者少,所費者多,故言‘大费’。生多藏于府库,死多藏于丘墓。生有攻劫之忧,死有掘冢探柩之患。”
05711

《老子》38_04_校笺_03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上仁谓行仁之君,其仁无上,故言上仁也。為之者,為仁恩也。功成事立,无以执為。”
03112

《老子》42_06_校笺_1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孤寡不轂(当为‘穀’),而王公以為稱者,处谦卑、法空虚和柔也。”
0296

《老子》11_04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埏,和也。埴,土也。和土以為饮食之器。器中空虚,故得有所盛受。”
05115

《老子》11_01_校笺_11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古者車三十幅,法月数也。共一轂者,轂中有孔,故众輻共凑之。治身者当除情去欲,使五藏空虚,神乃归之。治国者寡能,揔众弱共扶强也。”
0308
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7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‘欲先民’,欲在民之前也。‘必以身後之’,先人而後己也。”
05415
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9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‘取’,治也。治天下常當以无事,不當烦劳也。”
03312

《老子》56_05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‘玄’,天也。人能行此上事,是謂与天同道也。”
04212

《老子》73_02_校笺_08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‘此两者’,谓敢与不敢也。‘或利或害’,活身为利,殺身为害。”
02713
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10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天所網罗恢恢甚大,虽踈远,司察人之善惡,无有所失。”
0257

《老子》22_06_校笺_03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聖人不以其目視千里之外,乃因天下之目以視,故能明达也。”
02815
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10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人君不重則不尊,治身不重則失神,草木之花叶輕故零落,根重故长存也。人君不静則失威,治身不静則身危。龙静故能变化,虎躁故夭亏也。”
02711
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14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天降甘露善瑞,则萬物莫有教令之者,皆自均调若一也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41_04_校笺_03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不為下士所笑,不足以名為道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33_02_校笺_06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人能自知贤与不肖,是为反听无声,内视无形,故为明也。”
0308

《老子》63_01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因成循故,无所造作。不预设备,除烦省事也。深思远虑,味道意也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64_09_校笺_04_河上公

河上公云:“有為於事,废於自然;有為於义,废於仁慈;有為於色,废於精神也。執利遇患,執道全身。坚持不得,推让反还。”
02513

《老子》19_03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‘絶巧’者,诈僞乱真也。‘棄利’者,塞贪路闭权门也。‘盗賊无有’,上化公正,下无邪私。”
05110

《老子》12_03_校笺_05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‘妨’,伤也。‘難得之貨’,谓赵璧隋珠、珍贵金银珠玉等物。心贪意欲,不知厌足,则行伤身辱也。”成玄英疏云:“佳丽之物,贪著爱玩,為生死之因,于脩道行中大為妨碍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聖人爱养万民,不以仁恩,法天地任自然。聖人视百姓如芻草狗蓄,不责望其礼意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21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先開張之者,欲极其奢淫。”唐玄宗注云:“將欲歙敛众生情欲,则先開張,极其侈心,令自困於爱欲,则当歙敛矣。”
025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