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竑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赵至坚‘乃’作‘能’。‘乃餘’,赵作‘能有餘’。”
03711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樸雖小,天下不敢臣’,一无‘樸雖小’,古本作‘莫能臣’也。”又云:“以其未彫未琢,故谓之‘樸’。以其曰希曰微,故谓之‘小’。···一为萬主,而萬为之賓,又孰有臣樸者哉?...
05411
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舍其慈,且勇’,一无‘其’,下二句同。”
05411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是謂惚怳’,(龙兴观)碑本无四字,古本作‘芴芒’。”
04011
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地根’,古本《列子》并作‘天地之根’。”
02611
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侯王’,梁武本、陆本、古本并作‘王侯’,‘萬物將自賓’,‘萬物’一作‘天下’。”
03211
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死矣’,古本作‘是謂入死門’。”
04811

《老子》71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上’,古本作‘尚矣’。”
05111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9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悶悶’,古本作‘閔閔’。‘忽若晦’,‘晦’,一作‘海’,一作‘忽兮其所晦’。一作‘澹兮其若海’。一作‘飄兮其若海’。”
05311
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善勝敵者不争’,林希逸本作‘善勝戰者不與’,无‘敵’字。”水海按:国家图书馆藏《老子虞斋口义》(林希逸撰)元刻本,经文作“善勝者不與”,则与道藏本《道德真经口义》之经文...
03410
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皆知善之為善’,‘皆’上一有‘天下’字。”
04310
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敦兮其若樸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混若樸’。木未斵曰樸。‘若樸’,质而无文章也。”
04510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居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不名有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经文作“功成不名有”,而《考异》引经文作“功成不居”。
04910

《老子》04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紛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忿’。”
05210
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按:‘愛養’,一作‘衣被’。”
010610
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下難事’,‘難’上亦有‘之’,下同。”
04210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可以寄天下’,古本作‘則可以託天下矣’。开元本‘則’作‘若’,无‘矣’字。一‘寄’下有‘於’。”
02710

《老子》77_07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唯有道者’,古本作‘其唯有道者乎’。”
04010
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无尤’,一下有‘矣’字。‘夫’,音符。‘尤’,过也。”
03710
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希及之’,政和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04810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作而不為始’。”
05210

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此其’,古本作‘是其’。‘非乎’,古本作‘非歟’。”
05010
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揣而鋭之’,古本作‘而税之’。王弼亦作‘税’。‘長保’,(遂州)碑本作‘長寳’。”
03710
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歸焉’,古本作‘歸之’。‘不為主’,‘為’,一作‘知’。可名於大尔,言不可名大。既云可左可右,所以非大。非大,所以成其大。”
05810
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徐清’、‘徐生’,古本二‘徐’上有‘而’字。‘安以久’,邵本‘安’作‘谷’。”水海按:譣今存道藏本邵若愚《道德真经直解》本,邵氏本经文作“孰能安以動之,徐生”,直解文作...
05610
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屈’,古本作‘诎’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53_06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資貨有餘’,古本作‘貨財’,一作‘資財’。”
04310

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民之飢’,古本下有‘者’,下二句同。‘食税之多也’,一无‘也’,下同。”
04410
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則我貴矣’,一作‘則我者貴’。”
04810

《老子》54_06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修之於邦’,‘邦’,旧本作‘國’,下同。”
034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