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竑
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’,古本作‘含德之厚者,比之於赤子也’。”
04414
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長地久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天地長久’。”
0449
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奥’,一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4410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魚不可脱於深淵’,‘脱’,古本作‘悦’。‘深淵’,原本‘淵’,今从韩非本。”
0446

《老子》80_05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甘其食’,古本上有‘至治之極民各’六字。‘安其俗’,‘俗’一作‘居’。‘樂其業’,‘業’一作‘俗’。”按:焦氏《老子翼》卷六引经文作“安其居,樂其俗”。其书卷八《考异》...
0447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居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不名有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经文作“功成不名有”,而《考异》引经文作“功成不居”。
04410
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希及之’,政和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04310
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衆多’,王弼作‘之衆’;古本下有‘則’,下同。”
04315
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執大象’,古本下有‘者’。林希逸云:‘大象者,无象之象也。天下往者,執此而往,行之天下也。”
04313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以其生生之厚也’,一作‘以其上求生之厚’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偷’,古本作‘媮’。‘偷’,苟且也。”
0435

《老子》16_04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各歸其根’,‘各’下一有‘復’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而為之’,古本下有‘者’字。‘取’,如《左传》‘取我田畴而伍之’、《史记》‘取高帝约束纷更之’之‘取’。‘為’,治之也。”
0439

《老子》38_11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古本四句并作‘處’。王弼作‘處其厚,不居其薄。處其實,不居其華。’”
04312
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敦兮其若樸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混若樸’。木未斵曰樸。‘若樸’,质而无文章也。”
04310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異於人’,古本上有‘欲’字。‘貴食母’,开元本作‘求食於母’。‘食’音嗣。‘食母’,乳母也(见《礼记·内则》)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及吾无身’,古本作‘苟吾无身’。‘吾有何患’,古本下有‘乎’字。”
0436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邦’,一作‘國’。‘邦’原作‘國’,今从韩非本。”
04315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欲以静’,一作‘无欲’。”
0429

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民之飢’,古本下有‘者’,下二句同。‘食税之多也’,一无‘也’,下同。”
04210
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下’,古本作‘下之’。”
04214

《老子》16_11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公乃王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公能生’。”
04214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夫樂殺人者,不可得志於天下矣’,古本作‘夫樂人之殺人者,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‘志’作‘意’,无‘矣’字。”水海按:傅奕《道德经古本篇》“樂人”后无“之”...
0425

《老子》70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’,古本作‘而人莫之能知,莫之能行’。”
0416

《老子》79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''故有德司契',一无'故'。'徹',法也。'
04114

《老子》62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坐進此道’,古本作‘進此道也’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皆知善之為善’,‘皆’上一有‘天下’字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,古本作‘若美必樂之,樂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‘樂’,去声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可名於小’,一作‘可名為小’,一作‘可名於小矣’。可名於小尔,言不可名小。既云可左可右,所以非小。非小,所以成其大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功成而不居’,一作‘功成不處’。”
040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