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竑
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察察’,古本作‘皆詧詧’。‘察’,苛细也。”
05210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9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悶悶’,古本作‘閔閔’。‘忽若晦’,‘晦’,一作‘海’,一作‘忽兮其所晦’。一作‘澹兮其若海’。一作‘飄兮其若海’。”
05011
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寂若无所止’,一作‘飄兮似无所止’;一作‘飂兮若无止’;一作‘飂兮若无所止’。”水海按:焦本经文作“寂兮似无所止”,而《考异》校注作“寂若无所止”。
03010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異於人’,古本上有‘欲’字。‘貴食母’,开元本作‘求食於母’。‘食’音嗣。‘食母’,乳母也(见《礼记·内则》)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怳’、‘惚’,古本并作‘芒’、‘芴’。”
04015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惚兮怳兮,其中有象’,一‘其’字上无‘兮’字;一无‘其’字,句末有‘兮’字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其精甚真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无此句。”
04811

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跂’,王弼、陆作‘企’。‘跂’与‘企’同。薛云:‘举踵曰跂,张足曰跨。立欲增高,则反害其立;行欲增阔,则反害其行。’”
06115

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物或惡之’,‘或’一作‘故’,‘惡’去声。‘不處’,‘處’上声,一‘處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直’,古本、龙兴观碑次解本并作‘正’。”
0469

《老子》22_10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豈虚言哉’,古本‘言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3014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飄風不終朝’,一无‘故’。‘終’,古本作‘崇’,下同。‘飄風’,疾風也;‘驟雨’,暴雨也。自旦及晡為‘終朝’,自朝及莫(暮)為‘終日’。風雨震荡飄忽,必不能久。”水海...
0489

《老子》23_03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孰為此者,天地。’古本‘地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487

《老子》23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德者,同於德’,古本作‘從事於德者,德者同於德’。”水海按:傅奕本作“從事於得者,得者同於得。”焦氏说有误。
0255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失者,同於失’,古本作‘從事於失者,失者同於失’。”
03615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’,古本无‘同’、‘樂’二字。下同。”
04515
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奈何’,古本作‘如之何’。‘奈’,如也。‘乘’,去声。”
0466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失根’,古本、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失本’,诸本作‘失臣’。”又云:“‘失根’,一作‘失本’,一作‘失臣’,非。今从王辅嗣本。”
0287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善行’,古本‘行’下有‘者’字,下并同。”
0266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善計不用籌策’,古本作‘善數者无籌策’,又‘策’作‘算’。‘籌策’,計數者所用之算,以竹为之。”
0445
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善人’,古本‘人’下有‘者’,下同。”
0307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大制不割’,古本作‘大制無割’。‘制’,裁断也;‘割’,分裂也。”
0519
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而為之’,古本下有‘者’字。‘取’,如《左传》‘取我田畴而伍之’、《史记》‘取高帝约束纷更之’之‘取’。‘為’,治之也。”
0439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下,神器’,古本上有‘夫’字。”
02914

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為者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‘者’作‘故’,下同。”
03514
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呴’,陆、王弼作‘歔’。一作‘嘘’。古本作‘噤’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羸’,古本作‘剉’。王本作‘挫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王弼本全句作“或强或赢”。而下句则作“或挫或隳”,才出“挫”字,但亦非本句“剉”字。焦氏此说有疏失。
02915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載’,古本作‘培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接’。‘隳’,古本作‘墮’。”
04614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果而已’,古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0448

《老子》30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取强’,古本下有‘焉’。”
052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