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玄宗
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沖’,虚也,谓道以沖虚为用也。夫和气沖虚,故为道用。用生萬物,物被其功。论功则物疑其光大,语沖则道曾不盈满,而妙本深静,常为萬物之宗。”
0527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上將主軍,則专殺,故處右。偏將為副,不专殺,故處左。今左尊而右卑,上將軍却右者,言用之道同于喪禮尚右。今上將軍居右,是以喪禮處置之尔。”
0447
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1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因强名曰大,而举所以次大者,故天能颠玄在上,垂覆万物;地能宁静于下,厚载万物;王能清静无為,而化万物。此三大也,吾道一以贯之矣。”
0477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天以气象,故称長;地以形质,故称久。前句标问,此假答云: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覆载万物,長育群材,而皆资禀于妙本,不自矜其生成之功用,以是之故,故能長久。又解云:不...
0427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吾何知万物本始皆禀于道,道必度閲之,令达其生成用然哉?答云:‘以此甚精、甚信,凡今万物皆稟生成,故知之尔。”
0347

《老子》22_10_校笺_10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此引古以结‘曲全’也。言自古有此‘曲全’之言,豈虚有此言而无实者哉?”
0417
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0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人能如婴儿,知和柔之理,修而不失者,是谓知真常之行也。人能知真常之行,而保精爱氣者,是曰明达。了悟之人知和知常,叹同德之美,后益生使氣,举失道之过。祥者,吉凶之兆,言...
0347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器,形器也。自‘知雄’已下论脩性反德,則復歸於道。此云樸散為器者,明德全合道,即能应用。应用迹粗,涉於形器,故云‘樸散則為器’也。既涉形器,其材用必有精粗,故凡人用之...
0386

《老子》42_05_校笺_07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萬物皆以冲和之氣為本,而冲氣和柔守本者,当须谦卑柔弱,故王公至尊,而称孤、寡、不穀者,以谦柔為本故也。”
0366

《老子》32_04_校笺_0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侯王守道,以致和平,则无凌弥灾害,地平天成,二气交泰,以相和合,降洒甘露,善瑞侯王也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56_01_校笺_0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夫至理精微,玄宗隐奥,虽假言以诠理,终理契而言忘。故了悟者得理而忘言,辨说者滞言而不悟,故曰‘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’。”
0276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言人心贪爱,求取无厌,执守保持,使令盈满,积财为累,悔吝必生,故圣人戒云:不如休止。”
0346

《老子》23_04_校笺_0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天地至大,欲為狂暴,尚不能久,况於凡人执滞言教,而為卒暴,不能虑忘,渐致造极,欲求了悟,其可得乎?”
0346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侯王貴高,兆民賤下,為国者以人為本基,当劳谦以聚之。”
0446
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1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窪’,坳下;‘盈’,满也。此喻说也。夫地之坳下,水必流满。人守谦,德便光大。能曲能枉,坳下也;則全则直,盈满也。故云‘窪則盈’。‘弊’,薄恶之謂也。曲枉窪等,皆自处...
0416

《老子》51_08_校笺_0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此覆结初章道生之义也。始之為生,養之為畜。增进曰長,抚字曰育。辅相曰成,成遂曰熟。资给曰養,荫庇曰覆。八者皆道德功用之謂,所以萬物尊而貴之。道生萬物,不见其有生之可名...
0246

《老子》64_15_校笺_0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輔’,佐也。自然,物之本性也。衆生起妄,失於本性。聖人慈诱,劝學无為,将以輔佐物之自然,真性不敗,故不敢為於俗學与多欲也。”
0286

《老子》22_07_校笺_0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言人不自伐取,尝為谦让,则人不與竞,其功歸已。如地坳下,水必盈焉。故云‘故有功`。”
0446

《老子》54_05_校笺_0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修之身,谓一身修;修之家,谓一家修。始於一身,终於天下,例可知也。言善立之人,照了真性,真性清静,无诸伪杂,伪杂既尽,德乃真纯。修道於家,上和下睦,移修身於家,故其德...
0316

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夫民,国之本也。若政烦赋重,而民贫乏,则国本斯弊,弊则危矣。是以下民不足,由君上食用赋税太多,是以令其飢之尔。”
0406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1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侯王,人主也。侯者,五等之爵;王者,萬乘之主。言侯王得一,故能永有天下,无思不服,而為天下正平也。”
0506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5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此列三寳之数也。体仁博施,爱育群生,慈也。节用厚人,不耗于物,儉也。為事始和而不唱,不敢為天下先也。”
0306

《老子》39_06_校笺_0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无以者,致诚之辞也。以,用也。夫矜存者丧,执得者失,言天得道用以致清浮,若不守道冲和,而但矜用其清,將恐至于破裂不成象也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1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欲作者,欲动作有為也。吾者,王侯自称也。言人禀承善教以化,君德无為清静矣,而復欲动作有為者,吾则將以无名之樸而鎮静之,令其清静不欲动作也。”
0385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夫人君者,有道则國存,无德则人散。故处大國者,当下流开纳,令天下之人交会而至,则能全其大,故曰下流天下之交。‘天下之交’,迭出前文,所以结下流之义也。”
0435
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10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至人所居,善能弘益,如水在地,利物则多,又地道用卑,水好流下,同至人之谦顺,幾道性之柔弱,故云居善地。至人之心,善於安静,如水之性,湛尔泉渟;水静则清明,心闲则了悟。...
0335

《老子》24_05_校笺_0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盛德若愚,昔贤通议。矜炫名器丑行(注谓‘矜炫行能’),则人所鄙薄,坐招嗤诮,自矜虽欲求益,胥怨,物不推長,故云自矜不長。”
0445
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1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心照清静,而能容物,和同光尘,不自殊异,渾然如濁,物莫能知。”
0535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5_唐玄宗

唐玄宗注疏云:“大道汎兮,无系而能应物,左右无所偏名矣。···汎兮者,无系之貌也。言道之為物,非阴非阳,非柔非刚,汎然无系,能应众象,可左可右,无所偏名。故庄子曰:‘夫道未始有封。...
0305

《老子》57_10_校笺_10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上无赋敛,下不烦扰,耕田凿井,家给民足,故云而民自富。人君诚能内守冲和,外无营欲,则下之感化自淳樸也。”
03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