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昶

《老子》57_09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,‘我好静而民自正’在‘我无事而民自富’句下。”
03410
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‘驕’作‘憍’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20_12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‘我愚人之心也哉’,开元无‘也哉’二字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12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(作‘寂兮似无所止’)。”
08510
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05_王昶

王昶云:“诸本‘猶’下亦有‘兮’字,陆希声、至元本并与此(‘猶若畏四鄰’)同。”
05011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07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作‘杳兮冥,其中有精’。”
01108

《老子》10_04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能无為’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07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‘敝’作‘弊’。”
0466
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,唯‘民’字同此。”
04812
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8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无‘噤’作‘呴’。”
05513

《老子》45_07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无‘知’字,‘靖’作‘静’。”
0416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7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。”水海按:开元碑本作“柔弱勝剛强”。
03911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8_王昶

王昶云:“邢州作‘莽其未央’。”
04415
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7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无‘兮’字,下句同。”
0586
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无‘矣’字,‘得’作‘德’。下同。”
09911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8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‘正’作‘直’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‘猶’作‘由’,古通。”
0395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邢州无此句。开元作‘忽恍’。”
03211

《老子》08_02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又不争处’。”
02811
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09_王昶

王昶云:“‘猶兮其貴言哉’,开元、邢州、至元无‘兮’、‘哉’二字。邢州‘猶其’乙(逆)转。”
02712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‘其次親之,其次譽之’,开元、至元不重‘其次’二字,下同。”
0405
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03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作‘湛常存’,邢州作‘湛似或存’,至元‘或’作‘常’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07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(作‘我獨異於人,而貴求食於母’)。”
0266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8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‘本’作‘臣’。”
03115
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5_王昶

王昶云:“邢州‘釋’作‘汋’。”
0866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3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為天下渾其心’。”
0477
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08_王昶

王昶云:“‘衣被’,开元、至元作‘愛養’。”
0479
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‘驕’作‘憍’。”
09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