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昶共58篇
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08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‘宴’作‘燕’。”
03614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10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作‘乘乘无所歸’,至元作‘乘乘兮若无所歸’。”
03510
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5_王昶

王昶云:“邢州‘釋’作‘汋’。”
0836

《老子》38_11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两‘處’字作‘居’。”
0388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9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(作‘忽兮恍,其中有象’)。”
0395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8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‘本’作‘臣’。”
03015
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7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无‘兮’字,下句同。”
0546
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,唯‘民’字同此。”
04412

《老子》10_04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能无為’。”
04414

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‘莫’作‘與’,误。”
0267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‘猶’作‘由’,古通。”
0345
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无‘矣’字,‘得’作‘德’。下同。”
09811
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7_王昶

王昶云:“邢州本作‘曠若谷,混若濁’,句法与此(指景龙本)同。”
0328

《老子》39_05_校笺_05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无同开元。”
0318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3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為天下渾其心’。”
0447
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作‘何謂寵辱’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08_王昶

王昶云:“易州、开元御注本无‘之’字,六句皆然。”
02711
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3_王昶

王昶云:“邢州作‘天地長久’。”
05214
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8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无‘噤’作‘呴’。”
05013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8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善計不用籌算’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08_02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又不争处’。”
02611
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寂兮寥兮’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”
0275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8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‘正’作‘直’。”
04511
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‘驕’作‘憍’。”
0426
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9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(即御注本)。”
0578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邢州无‘且’字。”
02712
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12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(作‘寂兮似无所止’)。”
08410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(即御注本)。邢州‘志’作‘意’,无‘矣’字。”
03913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9_王昶

王昶云:“邢州作‘或接或隳’,至元作‘或載或隳’。”
077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