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澄共92篇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曰‘鬼’曰‘神’,皆天地之气,名二而实一也。‘交’,皆也。天地之气不傷害人者,以聖人不傷害天地之气也。聖人不傷害天地之气者,以其简静而民气和平也。两者不相伤,皆由于聖人...
0396
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9_吴澄

吴澄云:“聖人但為实腹而养气,不為悦目而徇物也。故悉去彼在外之诸妄,而独取此在内之一真。上言‘目盲’、‘耳聾’、‘口爽’、‘心狂’、‘行妨’五者,下但言‘不為目’,盖举一,以包其四...
04014
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17_吴澄

吴澄云:“道之功普遍於天下,譬如天地之气相合而降为甘露,雖无人使今之,而自能均及於萬物。萬物生畜,於此道之中,故有道者可以为萬物之主,而萬物咸賓焉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70_02_校笺_09_吴澄

吴澄云:“老子教人,柔弱谦下而已。其言甚易知,其事甚易行也。世降俗末,天下之人,莫能知其言之可貴,莫能行柔弱谦下之事者。”
03512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14_吴澄

吴澄云:“(衆人)徇外以为悦,如享太牢而食,可悦口者甚美;如登春臺而观,可悦目者甚备。我则泊然而静,情欲未开,无端倪可见,如婴兒未能孩笑之时,一不知外物之为乐也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7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始’,道也;‘母’,德也。有此天地之始,以為此萬物之母也。”
0526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6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貴’謂寳重之。貨之難得者,其利可貴。上之人苟貴之,则民皆欲求其利,而至于為盗矣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18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有輕而无重,則失其輕之根;有动而无静,則失其躁之君。”
05014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6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交’,会也。大国者诸小國之交会,如水之下流,为天下众水之交会也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13_01_校笺_13_吴澄

吴澄云:“寵,犹爱也。名位之尊,人以為荣;反观之,则辱也。故知道者不爱,而爱之者于此而驚焉。谓不能忘之,而以之动心也。貴,犹重也。貨财之富,人以為大利;反观之,则大患也。故知道者不...
0536

《老子》33_02_校笺_09_吴澄

吴澄云:“智能知人,徇外之智尔。能自知,则内能尽性也,故謂之明。”
04311

《老子》42_04_校笺_07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··萬物皆以三者而生,故其生也,后负陰前抱陽,而冲氣在中以為和。和,谓陰陽适均而不偏胜,萬物之生,以此冲氣。既生之后,亦必以此冲氣為用,乃為不失其本。”
04315

《老子》72_03_校笺_04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不狎’,旧本作‘不厭’,庐陵刘氏云:‘上句不厭,当作不狎。’今从之。夫惟不狎其所居,而畏所畏;是以不厭其所生,而大可畏者不至矣。”
02311
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6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沌沌兮’,‘沌’,杜本切,如‘浑沌’之沌,冥昧无所分别也,作平声读,亦与《庄子》‘愚芚’之芚同,谓无知也。昭昭已明,俗人皆以有知为智,我獨无知而愚也。”
0328

《老子》52_06_校笺_02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日’,或作‘曰’,传写之误。”
0248

《老子》03_05_校笺_07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四‘其’字,皆指民而言。‘虚其心’,使民不知利之可贵,而无盗心也。‘实其腹’,谓民虽不贪于利,然聖人阴使之足食而充实,未尝不资夫貨也。‘弱其志’,谓使民不知名之可尚,而...
04015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20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善’谓善于其事。‘轍’,車轍。迹,足迹。行者,必有轍迹在地,然常人所为尔。善行者,以不行为行,故无轍迹。”
04715
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04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牝常以静勝牡,以静為下’,牝不先动以求牡,牡常先动以求牝。动求者招损,静俟者受益,故曰:‘以静勝牡’。动求者居上,静俟者居下,故曰:‘以静為下’。或曰‘牝’字其一疑衍。...
03515

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注:“天子之尊,四海之富,皆以其身為天下者也。知道之人,愛惜貴重此身,不肯以之為天下。宁不有天下,而不轻用其身。夫惟如此,乃可以寄託以天下也。‘寄’,犹寄百里之命之寄;‘託’,...
0285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8_吴澄

吴澄云:“汎,广也。谓如水之汎滥洋溢。言道之广无所不在,或左、或右,随处而有,取之左右,无所不可也。”
0355

《老子》44_01_校笺_05_吴澄

吴澄云:“親,犹云所爱。名與身孰为可爱者乎?多,犹云所重,身與貨孰为可重者乎?‘名’在‘身’字上,‘貨’在‘身’字下者,便文以协韵尔。”
02513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4_吴澄

吴澄云:“賢,犹勝也。貴生,貴重其生,即生之厚。求生之心重,保养太过,将欲不死而适以易死。至人非不爱生,顺其自然,无所容心,若无以生為者,外其身而身存,賢於重用其心,以貴生而反易死...
0496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19_吴澄云

又,吴澄云:“我之所貴者,则大道之玄德也。玄德者,万物资之以养,所谓万物之母也,故曰:‘食母。’‘食母’二字,见《礼记·内则》,即乳母也。司马氏曰:‘乳哺元和。’‘食’,音嗣。”
0569

《老子》52_07_校笺_07_吴澄

吴澄云:“水镜能照物谓之‘光’,光之体谓之‘明’。用其照外之光,回光照内,復返而歸藏于内体之明也。”
0266
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8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‘沖’字本作‘盥’,器之虚也。道之体虚,人之用此道者,亦当虚而不盈,盈则非道矣。沖,直中切。”
05115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9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計,計數多寡也。籌策,計算者所用之算,以竹为之。計數者必用籌策,然常人所为尔。有道者观之,则岂謂之善哉?善計者以不計为計,故不用籌策。”
03815
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20_吴澄

吴澄云:“大國不恃其尊,谦降以下小國,則能致小國之乐附;小國甘处于卑(谦卑),俯伏以下大國,則能得大國之见容。”
0268
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12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曠’,空豁貌。‘若谷’,虚而善应也。”
0535
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4_吴澄注

吴澄注云:“‘萬物歸焉而不知主,可名於大矣’,此申言功成而不居。冬藏之时,萬物反本复命,会歸於一,所谓利贞固灵根。利贞诚之复,而物亦不知其孰主之。此万殊之合為一本,乃道之总而至大者...
0255

《老子》45_04_校笺_11_吴澄

吴澄云:“以成为成,盈为盈,直为直,巧为巧,辯为辯,小矣。若缺则非成,若冲则非盈,若屈则非直,若拙则非巧,若訥则非辯,乃为成、盈、直、巧、辯之大者也。《老子》一书,皆是此意,大抵相...
034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