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澄共92篇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9_吴澄

吴澄云:“民淳事简,上古結繩之治可復。雖有书契,亦可不用,不但不用什伯之器而已。”
0268

《老子》72_03_校笺_04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不狎’,旧本作‘不厭’,庐陵刘氏云:‘上句不厭,当作不狎。’今从之。夫惟不狎其所居,而畏所畏;是以不厭其所生,而大可畏者不至矣。”
02411
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6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沌沌兮’,‘沌’,杜本切,如‘浑沌’之沌,冥昧无所分别也,作平声读,亦与《庄子》‘愚芚’之芚同,谓无知也。昭昭已明,俗人皆以有知为智,我獨无知而愚也。”
0348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19_吴澄云

又,吴澄云:“我之所貴者,则大道之玄德也。玄德者,万物资之以养,所谓万物之母也,故曰:‘食母。’‘食母’二字,见《礼记·内则》,即乳母也。司马氏曰:‘乳哺元和。’‘食’,音嗣。”
0629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23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歙’,阖也;張,開也。《老子》谓‘反者道之动’,又谓‘玄德深矣遠矣,與物反矣’,故其所为,大概欲與人之所见相反,而使人不可测知。故借此八者相反之四事设譬,而归宿在下文‘...
04111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20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善’谓善于其事。‘轍’,車轍。迹,足迹。行者,必有轍迹在地,然常人所为尔。善行者,以不行为行,故无轍迹。”
04915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云:“舟輿、甲兵,非一人所可独用,谓什伯之器也。无所乘、无所陳,不用也。无所往,则无用乎舟輿;无所争,则无用乎甲兵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‘无事’,无所事,即无為也。因言取天下者,亦止是无為,盖德盛而自归之,必用智力而有作為之事,何足以取天下哉?”
0557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4_吴澄

吴澄云:“賢,犹勝也。貴生,貴重其生,即生之厚。求生之心重,保养太过,将欲不死而适以易死。至人非不爱生,顺其自然,无所容心,若无以生為者,外其身而身存,賢於重用其心,以貴生而反易死...
0516
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11_吴澄

吴澄云:“言下之,卑屈其言而不尊高。身後之,退却其身而不前进。此聖人谦让盛德,非有心于上人、先人为之。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。”
0519
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9_吴澄

吴澄云:“含怀至厚之德於内者,有如婴儿也。上篇曰:‘专气致柔,能婴儿乎?’‘常德不离,复归於婴儿。’《孟子》曰:‘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。’苏氏曰:‘老子言道德,以婴儿况之者,言其...
0319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6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交’,会也。大国者诸小國之交会,如水之下流,为天下众水之交会也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17_吴澄

吴澄云:“道之功普遍於天下,譬如天地之气相合而降为甘露,雖无人使今之,而自能均及於萬物。萬物生畜,於此道之中,故有道者可以为萬物之主,而萬物咸賓焉。”
04210

《老子》78_04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注云:'水为至柔弱之物,而能攻至堅剛之金石。此柔弱能勝剛强,天下之人莫不知之,而莫有能行柔弱之事者,盖叹之也。'
04113

《老子》08_01_校笺_05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‘上善’,谓第一等至极之善,有道者之善也。其若水者何也?盖水之善,以其灌溉浣濯,有利萬物之功,而不争處高洁,乃處衆人所惡卑污之地,故幾於有道者之善。‘幾’,近也。‘惡’...
0445

《老子》77_07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有道之君,贵為天子,富有四海,而不自有其富贵;菲饮食,恶衣服,卑宫室,為天下惜财而不苟费;制田里,教树艺,薄税敛,使民家给人足。是以己之有餘而奉天下也。”水海按:此言只...
0536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5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恍惚虽不可見,而似无似有,犹似可見。窈冥则昏昏昧昧,全不見矣。此道之‘无’也。‘其’字指道而言,‘精’谓德也。有物有象者,德之容,皆其粗也。德者,有物有象之本,乃其精也...
04412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18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有輕而无重,則失其輕之根;有动而无静,則失其躁之君。”
05114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9_吴澄

吴澄云:“濁者,動之时也,動继以静,则徐徐而清矣。”
0299

《老子》78_08_校笺_04_吴澄

吴澄云:''正言若反',旧本以此为上章末句。今按:上章'聖人云'四句作结,语意已完,不应又缀一句于末,他章并无此格。'绝学无忧'章,'希言自然'章,皆以四字居首,為一章之纲,下乃详言之,此...
04212

《老子》46_02_校笺_06_吴澄

吴澄云:“郊者,二国相交之境。无道之世,寇敌日侵,郊外数战,戎馬不得归育於国廐,而生育於郊外也。”
0397
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16_吴澄

吴澄云:“天之道,虚而不盈,故四时之序,成功者去。···身退不盈,而長保其贵,是亦長保其富也。”
0396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9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飄,狂疾也;驟,急暴也。自旦至食时為終朝,自旦至暮时為終日。不因其自然而轻躁发,言譬如天地之飄風、驟雨,皆反自然之常,而為怪变者也。”
05013

《老子》44_01_校笺_05_吴澄

吴澄云:“親,犹云所爱。名與身孰为可爱者乎?多,犹云所重,身與貨孰为可重者乎?‘名’在‘身’字上,‘貨’在‘身’字下者,便文以协韵尔。”
02613
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云:“前章‘道之為物’,物谓德也。此章‘有物混成’,物谓道也。‘混’,‘渾’通。‘混成’,谓不分判而完全也。‘先天地生’,首章所谓‘天地之始’,四章所谓‘象帝之先’也。”
05715

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04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我’者,泛言众人,非老子自谓。‘介然’,音义与《孟子》‘介然用之而成路’同,谓倏然之顷也。”又云:“‘介’音戛。”
04112

《老子》03_05_校笺_07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四‘其’字,皆指民而言。‘虚其心’,使民不知利之可贵,而无盗心也。‘实其腹’,谓民虽不贪于利,然聖人阴使之足食而充实,未尝不资夫貨也。‘弱其志’,谓使民不知名之可尚,而...
04015
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8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門’謂所由以出;‘根’謂所由以生。虚无自然者,天地之所由以生,故曰‘天地根’。‘天地根’者,天地之始也,《庄子》所謂‘常无有’者,此或号之为‘元始’,先天之祖。”
0575

《老子》45_06_校笺_05_吴澄

吴澄云:“阳之躁,勝阴之寒;阴之静,勝阳之熱;亦相反而相为用也。”
02915

《老子》13_01_校笺_13_吴澄

吴澄云:“寵,犹爱也。名位之尊,人以為荣;反观之,则辱也。故知道者不爱,而爱之者于此而驚焉。谓不能忘之,而以之动心也。貴,犹重也。貨财之富,人以為大利;反观之,则大患也。故知道者不...
05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