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2_07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’,‘何’下一有‘也’字。一无‘何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信不足,有不信’,‘信不’上—有‘故’字,‘足’下一有‘焉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02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善勝敵者不争’,一无‘敵’字;‘争’,一作‘與’。”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03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民莫之令,而自均’,‘民’一作‘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43_音韵_02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堅’犹剛强,不曰剛曰强,变文叶韵也。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7_薛蕙
薛蕙云:“‘能无離乎’,一无‘乎’字,下五句并同。”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05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有罪以免邪’,‘罪’下一有‘可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6_薛蕙
薛蕙云:“‘乘乘兮若无所歸’,‘乘乘’一作‘儽儽’。‘乘乘’,不住著於物之意。‘无所歸’者,性本无所歸也。”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故抗兵相加,哀者勝矣’,‘加’下一有‘則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是以聖人’,一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。”水海按:薛本无“能成其大也”。
《老子》44_02_校笺_06_薛蕙
薛蕙云:“世之人不知贵己贱物之道,而危身弃生以徇物。老子闵而教之曰:名之與身,何者其親乎?何为外身而内名也?身之于貨,何者其重乎?何为贱身而贵貨也?或得名貨而亡身,或得身而亡名貨,...
《老子》10_07_校笺_03_薛蕙
薛蕙云:“‘生之,畜之’,一无此二句。”
《老子》65_06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能知楷式,是謂玄德’,‘楷’,一并作‘稽’;‘能’,一作‘常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我獨若昏’,‘若昏’,一作‘昏昏’。”
《老子》74_04_校笺_02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常有司殺者殺’,一无下‘殺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20_薛蕙
薛蕙云:“物盛则衰,有如上文之所云者,则柔能勝剛、弱能勝强明矣。”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罪莫大於可欲’,一无此句。”
《老子》13_05_校笺_02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是謂寵辱若驚’,一无此句。”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02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’,‘民’一作‘人’,‘必以’一并作‘以其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8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我獨悶悶’,‘悶’音门。‘悶悶’,犹憒憒若昏。‘悶悶’,明道若昧也。‘忽若晦’,‘晦’一作‘海’。‘忽若晦’,昏默而无所见也。”
《老子》38_11_校笺_03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居其實,不居其華’,一作‘處其實,不居其華’。”
《老子》74_05_校笺_05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夫代司殺者殺,是謂代大匠斵’,‘夫’,一作‘而’,一无‘謂’字,一作‘夫司殺者,是大匠斵’。”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8_薛蕙
薛蕙云:“利器者,喻國之威武权势之属。示,观也,猶《春秋传》所云‘观兵黩武’也。剛强者,危亡之道也;柔弱者,安存之道也。有國家者,岂可以强大而自恃乎?···譬國能守柔,则常安,不可...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2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是以聖人不行而至,不見而名,不為而成’,‘至’,一作‘知’。通於一,而万事毕。吴幼清曰:‘不待行出,而已如徧至其处,故能悉知天下之事。不待窥見此物,而能名其理,故不窥牖...
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繩繩不可名’,‘繩’下一有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2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欲先民,必以身後之’,‘民’一作‘人’;‘必以’一并作‘以其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05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寂若无所止’,一作‘飂兮若无所止’。‘寂无止’,空而无所依止也。”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5_薛蕙
薛蕙云:“‘侯王无以為貞而貴高,將恐蹙’,一作‘侯王无以貴高,將恐蹙’。‘蹙’音厥,仆也。”
《老子》74_06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夫代大匠斵者,希有不傷手矣’,一无‘者’字,一作‘希不自傷其手矣’。”
《老子》48_01_校笺_09_薛蕙
薛蕙云:“為學者贵博,故多聞多见,务日有所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