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宗’,主也;‘君’,亦主也。主者何?即道是也。此言圣人之教,虽千言万语,然其宗旨,总不离道;故知易,行亦易也。”
05514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夫慈,以陳則正’,范同此。各本作‘以戰則勝’,卷子成疏作‘以陳則勝’,旁改‘陳’为‘陣’。馆本作‘以陣則政’。譣弼注上文‘一曰慈’曰:‘夫慈以陳則勝。’是王作‘以陳則...
04710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飄風,狂疾之風也。驟雨,暴急之雨也。夫風者所以散物,雨者所以润物,若狂疾暴急,則害物而不久。以况言教所以诠理,若执滞教,则无由悟了,必失道而生迷。故風雨不可飘骤,言教...
03511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1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樸,妙本也。语其通生,则谓之道。论其精一,则谓之樸。故云小尔。而应用匠成,通生一切,则至大也。故无敢以道为臣者尔。”成玄英疏注:“樸,淳素也;小,微妙也。言纯樸之道,...
05214
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“其”作“亓”,“慈”假作“兹”,《甲本释文》已分别校为“其”、“慈”。帛书乙本“今”字损掩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;“其”作“亓”,“慈”亦假作“兹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...
0298

《老子》58_02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缺缺’,河上、馆本、易州作‘垂’旁,俗书也。按:‘缺’,借为映,《说文》曰:‘映,睊也。’映字次眵蔑眼昧之间,盖目有蔽垢不明之义,‘映映’与‘詧詧’对文。”
04614
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樸”。作“朴”,当為假借字(上古二字皆為滂纽屋部),《广韵·觉部》:“朴,同樸。”《庄子·山木篇》:“其民愚而朴。”今“朴”為“樸”的简化字。作“撲”或“...
05215
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无狭其所居’,陆、王弼‘狹’作‘狎’,户甲切。《广韵》‘狹’音峡。纂微‘狹’作‘狎’。司马‘居’作‘安’。”
05414

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必多難”,前句损掩七个字,《甲本释文》校补为“夫輕諾者必寡信”;后句损掩“多易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作“夫輕若□□信,多易必多...
03615

《老子》74_02_校笺_09_高明

高明云:“王本‘若使民常畏死’,世传本多与之同,而遂州本作‘若使人常不畏死’,敦煌辛本作‘若使常不畏死’。同一经文,一作‘常畏死’,一作‘常不畏死’,如此抵牾,其中必有一误。蒋锡昌...
04211
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13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則’读为賊,賊我者贵,谓害我者皆居上位。知我者既少,害我者又贵,故聖人被褐懷玉,求无人知,且以免祸。老子去周入秦,殆由斯故欤!”
0327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13_刘文典

刘文典云:“今本《老子》河上公章句徧用第四十三,作‘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,无有入无間’;‘无有’上敚‘出’字,可据《淮南子》引文增。《道应训》引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;疑后...
02813
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器’,物也;物即万物也,解见二十八章。‘器長’,万物之長,即指人君而言,二十八章所谓‘官長’也。此言圣人儉嗇无事则民自富,故能廣而不匮。不敢為天下先,故能成万物之長,...
04015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3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天地所以長久者,以其不自生,任萬物之所生。既任萬物之所生,乃能長生萬物,而无生之累也。于天言長,于地言久,则重于久可知也。”
0487

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馆本、遂州本全句正作‘喘者不久’。‘喘’《说文》云:‘疾息也。’又‘企’与‘跂’古通用。《庄子·秋水篇》‘掇而不跂’,《释文》:‘跂,一作企。’《庚桑楚篇》‘人见其跂’...
07615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13_高延第

高延第云:“幾,近也。水柔而处下,又有滋养萬物,受天下之垢,故近於道。惡谓川泽纳污,此皆水之性也。”
05012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4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河上本作‘海’。‘晦’者,暗也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81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全损,帛书乙本同此。按:其他诸本皆无“矣”字。许抗生本删“矣”字。赵至坚本“予人”作“與民”,谓“既以與民,己愈多”。邢玄本“予”作“與”,“俞”作“逾”,谓“既以...
0369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2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邦’是故书,作‘國’乃避汉高祖刘邦讳而改。帛书脱‘之’字。无‘之’字,句子不完整,不合语法,非《老子》之旧。‘示人’,各本皆如此;唯帛书本、想尔本作‘視人’。按:‘示’...
0499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''受國之不祥,是為天下之王',按:六朝残卷无二'之'字,'為'作'謂'。磻溪同。···'不祥'上'之'字,宋河上、彭、寇、赵同此。'是為',范、宋河上、易州、馆本、卷子成疏、赵作'是謂...
0519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10_冯达甫

冯达甫云:“故,犹‘夫’,提示之词。碑本、龙本、敦煌丁本正并作‘夫’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善結’,司马下并有‘者’、‘乎’。‘而不可解’,陈‘而’作‘故’。”水海按:彭謂司马光本“善結”下有“乎”字,则有误。
0407

《老子》56_02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古棣说是。又:“閇”字,则为“閉”的俗字。《广韵·屑韵》云:“閉,阖也,塞也,俗作閇。”赵孟頫本亦作“閇”(见北京市西便门外白云观赵孟頫书《道德经》石刻)。又:“塞其说(yu...
05215
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16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若昏者,收敛视听,有如不明之貌也。察察者,私智泛用,窥探细微之谓也。”
03010

《老子》65_01_校笺_0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罗卷壬本‘愚’作‘遇’,又下‘民’字重,《考异》未及。又强本成疏:‘為道犹修道也,言古者善修道之士,实智内明,无幽不烛,外若愚昧,不曜于人,闭智塞聪,韬光晦迹也。’...
0286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1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御注、英伦、广明、景福诸本均作‘計’;‘籌策’,御注、英伦‘策’作‘筭’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5_李翘

李翘云:“《吕氏春秋·乐成篇》首曰:‘大智不形,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。’不引《老子》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57_04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苏、赵无‘夫’字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31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前句的“兵者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,后句同此;乙本损掩前句“不祥”后的“之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,后句同此。今前句甲、乙本合校即得此句,后句从甲、乙本。今...
0309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私”字损掩,“與(简作与)”假作“舆”(上古二字皆为馀纽鱼部);乙本“與(简作与)”亦假作“舆”。道藏河上公本、景龙本无“不”字,无“與(简作与)”字,作“以其无私...
03713